|
河陽歌 / 作者:李賀 |
染羅衣,秋藍難著色。
不是無心人,為作臺邛客。
花燒中潬城,顏郎身已老。
惜許兩少年,抽心似春草。
今日見銀牌,今夜鳴玉晏。
牛頭高一尺,隔坐應相見。
月從東方來,酒從東方轉。
觥船飫口紅,蜜炬千枝爛。
|
|
河陽歌解釋:
《河陽歌》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充滿憂傷和離別情感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青春和友誼的留戀之情。
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染羅衣,秋藍難著色。
不是無心人,為作臺邛客。
花燒中潬城,顏郎身已老。
惜許兩少年,抽心似春草。
今日見銀牌,今夜鳴玉晏。
牛頭高一尺,隔坐應相見。
月從東方來,酒從東方轉。
觥船飫口紅,蜜炬千枝爛。
詩意和賞析:
《河陽歌》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離愁別緒的場景。詩中的主人公身著染色的羅衣,但無論如何都無法使秋天的藍色深入其衣料之中,這種意象暗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傷和無法擺脫的情感困擾。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一個名為臺邛的客人,他并不是一個無心之人,而是有意與人交往,但他卻像花燒過的中潬城一樣,喪失了年輕的容貌。作者為兩位年輕人的遭遇感到惋惜,他們的心靈像春草一樣受到挫折和痛苦。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一系列與離別相關的景象。銀牌的出現代表了別離的標志,夜晚里玉石的鳴響更加強調了離別的悲傷。牛頭高高聳立,仿佛有一尺高的距離,象征著兩個人相隔遙遠,無法再見面。月亮從東方升起,酒從東方傾倒,這些景象都預示著離別的不可逆轉。觥船上的美酒和紅唇,蜜炬上千枝絢爛的火焰,都成為離別時的苦澀和無奈的象征。
整首詩以細膩而悲傷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痛苦和對青春逝去的留戀之情。通過意象的運用和對細節的刻畫,詩人表達了在變幻的世界中,友誼和青春的脆弱和短暫。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情感表達和細膩的描寫手法,展現了李賀獨特的藝術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