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猛虎行 / 作者:梅堯臣 |
山木暮蒼蒼,風凄茅葉黃。
有虎始離穴,熊羆安敢當。
掉尾為旗纛,磨牙為劍鋩。
猛氣吞赤豹,雄威躡封狼。
不貪犬與豕,不窺藩與墻。
當途食人肉,所獲乃堂堂。
食人既我分,安得為不祥。
麋鹿豈非命,其類寧不傷。
滿野設(shè)罝網(wǎng),競以充圓方。
而欲我無殺,奈何饑餒腸。
|
|
猛虎行解釋: 《猛虎行》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猛虎行,
山林蒼蒼,風凄茅草黃。有虎開始離開穴居,熊羆怎敢抗衡。它搖動尾巴如旗幟,磨礪牙齒似劍鋒。它兇猛地吞食赤豹,雄威踏著封狼的腳步。它不貪婪于犬和豬,不窺視領(lǐng)地的籬墻。當它行走途中發(fā)現(xiàn)人肉,所獲得的戰(zhàn)利品真是威武雄壯。食人既然成為我的份額,又怎能視為不祥之事。麋鹿難免成為獵物,難道它們的生命也不值得憐憫嗎?滿野都布滿了捕獸網(wǎng),爭相用來圈住四方。但如果我沒有殺戮,又如何滿足饑餓的腸胃呢?
詩詞《猛虎行》通過描繪猛虎的形象,表達了它的兇猛和威武,展現(xiàn)了野性的力量和荒涼的山林景象。詩人以猛虎為象征,抒發(fā)了對強者與弱者之間斗爭的思考。詩中的猛虎象征著那些在叢林中追逐自己利益的人,它們?yōu)榱松婧桶l(fā)展,不惜與其他生命展開激烈的爭斗。與此同時,詩人也探討了生存和道德之間的沖突。猛虎需要捕食才能生存,但這種行為也帶來了傷害和死亡。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示了猛虎的形象和態(tài)度,描繪了它的威武和兇猛。通過與其他動物的對比,強調(diào)了猛虎的優(yōu)勢和統(tǒng)治地位。詩人以猛虎作為象征,探討了力量與道德、生存與傷害之間的關(guān)系,引發(fā)讀者對人性和社會倫理的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xiàn)了猛虎的形象和力量,同時蘊含了對生存與道德的思考。它通過動物的形象,表達了深刻的人性和社會問題,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在思考中得到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