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村 / 作者:梅堯臣 |
淮闊州多忽有村,棘籬疏敗謾為門。
寒雞得食自呼伴,老叟無衣猶抱孫。
野艇鳥翹唯斷纜,枯桑水嚙只危根。
嗟哉生計一如此,謬入王民版籍論。
|
|
小村解釋: 《小村》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淮闊州一處貧瘠的小村為背景,描繪了村中的貧困景象和人們艱難的生活狀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淮闊州多忽有村,
棘籬疏敗謾為門。
寒雞得食自呼伴,
老叟無衣猶抱孫。
野艇鳥翹唯斷纜,
枯桑水嚙只危根。
嗟哉生計一如此,
謬入王民版籍論。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荒涼貧窮的小村莊。村莊的籬笆破敗不堪,仿佛只是虛設的門。在這個村子里,貧困的人們互相依靠,寒雞只能憑借自己的叫聲來尋找食物,老人們身無寸縷卻仍抱著孫子。野艇飛鳥只有殘斷的纜索作為棲息之所,干枯的桑樹被水嚙食只剩危險的根。詩人感慨生計艱難,認為自己的生活狀況如此,卻被錯誤地歸入王民的統計冊籍中。
賞析:
《小村》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小村莊的貧困景象和人們的困境,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展現出深深的社會關懷和對人民苦難的思考。詩中的景物形象生動,用寒雞得食自呼伴、老叟無衣猶抱孫等形容貧困和艱辛的生活狀況,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之情。詩人通過對野艇鳥和枯桑的描寫,凸顯了貧困環境對人們生存條件的破壞和威脅,進一步加深了讀者對貧困現實的體驗感。最后兩句“嗟哉生計一如此,謬入王民版籍論”,表達了詩人對社會不公和對人民生計艱難的憤慨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通過對細節的塑造和隱喻的運用,展示了梅堯臣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和對人民困境的關懷,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