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日擷芳園會呈晏相公 / 作者:梅堯臣 |
今日始見菊,雖見未會開。
猶勝昔無酒,持望白衣來。
破纇浮金英,雜蟻已盈杯。
何必探丹萸,結(jié)佩上高臺。
自不愧佳節(jié),安聽發(fā)鴻哀。
|
|
九日擷芳園會呈晏相公解釋: 《九日擷芳園會呈晏相公》是宋代梅堯臣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日初見菊花,雖然還未開放。
但它比過去的沒有美酒更勝一籌,我期待著白衣之人的到來。
紅色的花瓣上有金色的斑點,杯中已經(jīng)有了很多螞蟻。
為何還要去尋找紅色的丹萸,將它系在高臺上?
自己已經(jīng)不辜負這美好的節(jié)日,安心地傾聽著鴻雁的哀鳴。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九月初九的景象,主題是賞菊。詩人以菊花為意象,表達了對美酒的向往和期待,以及對佳人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菊花的美麗和金色的斑點,以及杯中螞蟻的細節(jié),展現(xiàn)了菊花花朵的細膩與絢麗。詩人通過對菊花的贊美,表達了對自己身處佳節(jié)卻無法與親人共享的無奈之情。同時,詩人以傾聽鴻雁哀鳴作結(jié),營造出一種思鄉(xiāng)之情,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九月初九的景象,通過對菊花和螞蟻的描寫,展現(xiàn)了作者對細節(jié)的敏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之情。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將菊花與美酒、紅色的丹萸與白衣之人進行對比,突出了菊花的美麗與獨特。最后的鴻雁哀鳴,則給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憂傷和離愁,使詩中情感更豐富。
此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梅堯臣的才華。他通過對菊花的贊美,表達了對美酒和佳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憑借對細節(jié)的觀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傳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歲月變遷的感慨之情。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簡練,展現(xiàn)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自然、人情的細膩描摹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