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鳩 / 作者:梅堯臣 |
一世為巢拙,長年與鵲爭。
欲知云腳雨,先向屋頭鳴。
頸上玉花碎,臆前檀粉輕。
何時將刻杖,扶助老夫行。
|
|
鳩解釋: 《鳩》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世為巢拙,長年與鵲爭。
欲知云腳雨,先向屋頭鳴。
頸上玉花碎,臆前檀粉輕。
何時將刻杖,扶助老夫行。
詩意:
這首詩以一只鳩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在自然界中的拙劣和不得志的境遇。詩人自稱為鳩鳥,與聰明靈巧的喜鵲長年爭斗,暗喻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困境與掙扎。詩人渴望知道云腳下是否有雨,于是先在自己的巢上高聲鳴叫。詩中提到鳩鳥頸上的玉花碎了,臆前的檀粉也輕了,這是對自己失去了昔日的榮耀和自信的描繪。最后,詩人期盼著何時能有一根刻著杖的人來扶助自己,使自己能夠行動自如。
賞析:
這首詩以鳩鳥為象征,通過描述鳩鳥的境遇,抒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困頓和渴望。詩人自比為鳩鳥,意味著自己在社會中顯得笨拙和不起眼,與他人存在著不平等的競爭。鳴叫的行為暗示了詩人追求知識和更好生活的愿望,但也揭示了他的無奈,因為他只能在自己的小巢中鳴叫,很難獲得更廣闊的視野。玉花碎和檀粉輕的描述表明詩人曾經(jīng)有過榮耀和自信,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失去了它們,這使得他感到沮喪和無助。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希望有人能夠扶助自己,給予支持和幫助,讓他能夠重新振作起來。整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nèi)心的掙扎和對更好生活的渴望,給人一種深沉而憂郁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