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九天池 / 作者:梅堯臣 |
安知最高頂,清淺水池開。
有時片云出,倏忽生風雷。
誰羨雙黃鵠,刷羽來徘徊。
|
|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九天池解釋: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九天池》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安知最高頂,清淺水池開。
有時片云出,倏忽生風雷。
誰羨雙黃鵠,刷羽來徘徊。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與朋友一同游覽嵩山時所見到的景色。詩中主要描繪了天池,即位于嵩山山頂?shù)暮础W髡咭宰匀痪坝^為背景,表達了對山川景色的贊美和對自然奇觀的向往之情。
賞析:
首句"安知最高頂,清淺水池開"以反問的方式引出了詩人對天池的驚嘆之情。作者無法知曉天池的最高峰,但卻能欣賞到它清澈而淺顯的美麗。這里,作者通過天池的描繪,將讀者引入了一個神秘而壯麗的山水世界。
接下來的兩句"有時片云出,倏忽生風雷"描述了天空中云霧的變幻,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雷之聲。這種變化無常的景象增添了山水之美的神秘感和壯麗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無窮力量。
最后一句"誰羨雙黃鵠,刷羽來徘徊"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由飛翔的黃鵠的羨慕之情。詩人羨慕黃鵠能夠在天空中盡情翱翔,來回自如。這句詩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自由的向往。
整首詩通過對嵩山天池的描繪,展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自由的向往。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神奇壯麗的山水世界,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由和自然力量的追求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