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正仲遺二物詠之其二疊石 / 作者:梅堯臣 |
十片寒湖滑,千秋白浪根。
蒼蒼古崖色,疊疊老苔痕。
欲象巨鰲頂,俯當科斗盆。
唯愁作險說,平地起昆侖。
|
|
吳正仲遺二物詠之其二疊石解釋: 《吳正仲遺二物詠之其二疊石》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片寒湖滑,
千秋白浪根。
蒼蒼古崖色,
疊疊老苔痕。
欲象巨鰲頂,
俯當科斗盆。
唯愁作險說,
平地起昆侖。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疊石景象。詩人以富有想象力的語言描繪了寒湖上滑動的石塊,這些石塊存在了千秋,根扎在湖水中。疊石蒼蒼,顯示出古崖的顏色,而疊疊的老苔痕跡則增添了歲月的滄桑感。這些疊石的形狀似乎要像巨大的鰲龜的背脊,它們傲然挺立,仿佛是科斗盆的形狀。詩人表達了對這些險峻疊石的景象的贊嘆,將平凡的地面比作巍峨的昆侖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現了疊石的壯麗景象。寒湖上的石塊被描述為滑動的、根扎在湖底的白浪之上,給人一種生動的感覺。疊石的顏色蒼蒼古樸,上面覆蓋著層層苔痕,顯示出歲月的痕跡和滄桑感。詩人通過將這些疊石比作巨鰲的背脊,揭示了它們的威嚴和莊嚴。同時,將它們的形狀與科斗盆相對應,形成了一種巧妙的對比,突出了疊石的高大和險峻。最后,詩人以將平地升起的昆侖山作為比喻,寓意著疊石之間的高聳與壯麗。整首詩詞以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疊石的壯麗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敬畏和贊嘆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