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叔內翰遺李太博家新生鴨腳 / 作者:梅堯臣 |
北人見鴨腳,南人見胡桃。
識內不識外,疑若橡栗韜。
鴨腳類綠李,其名因葉高。
吾鄉宣城郡,每以此為勞。
種樹三十年,結子防山猱。
剝核手無膚,持置宮省曹。
今喜生都下,薦酒壓葡萄。
初聞帝苑夸,又復主第褎。
累累誰采掇,玉碗上金鰲。
金鰲文章宗,分贈我已叨。
豈無異鄉感,感此微物遭。
一世走塵土,鬢顛得霜毛。
|
|
永叔內翰遺李太博家新生鴨腳解釋: 《永叔內翰遺李太博家新生鴨腳》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方的人看見鴨腳,南方的人看見胡桃。只知道內部,不了解外在,猶如橡栗的外表。鴨腳類似于綠李,名稱來源于其高聳的葉子。在我家鄉宣城郡,這常被用來作為禮物。我種植這種樹已經三十年,為了防止山猴偷吃果實。剝開核的時候手都沒有皮了,拿著核放在宮廷和政府辦公室。如今喜歡生長在都城下,以酒壓過葡萄。一開始聽到皇宮夸獎,后來又被主人贊賞。層層疊疊誰采摘,玉碗上擺滿金鰲。金鰲是文章的代表,分贈給我的已經很多。難道沒有異鄉的情感?感受到了這微小事物的遭遇。一生奔波塵土中,鬢角已經沾滿了霜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橡栗和鴨腳為主題,通過對南北方人對待相同事物的不同觀察角度的比較,抒發了作者對于生活細節的敏感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
詩中的橡栗和鴨腳象征著日常生活中微小而普通的事物。北方人將注意力放在了鴨腳上,而南方人則關注胡桃。這種觀察角度的差異象征了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的差異。作者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對于內外之間的認知差異的思考。
詩中還描繪了梅堯臣的家鄉宣城郡。他種植了這種樹已經三十年,每年都要防止山猴偷吃果實。這里體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情和對于勞動的投入。剝開核的手已經變得粗糙,核被送到宮廷和政府辦公室,暗示了作者曾經在官場中任職。
最后,作者提到這種橡栗如今在都城下生長,以酒壓過葡萄,受到了皇宮和主人的贊賞。金鰲象征著文學才華,作者得到了很多人的贈送。這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才華的自豪,但也暗含了對異鄉的思念和對于歲月流轉的感慨。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的感慨,他已經歷了一生的辛勞,鬢角已經沾滿了霜毛,抒發了對歲月的感嘆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