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一公路澗 / 作者:梅堯臣 |
我來袁公溪,斷岸猶殘壘。
僵柳遠臨灣,新蒲初出水。
行行古臺近,兩兩驚禽起。
雞犬何處聞,人家深塢里。
|
|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一公路澗解釋: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一公路澗》是梅堯臣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來到袁公溪,
斷岸猶殘壘。
僵柳遠臨灣,
新蒲初出水。
行行古臺近,
兩兩驚禽起。
雞犬何處聞,
人家深塢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游歷嵩山時的景色和心境。詩人來到袁公溪,看到溪岸已經斷裂,但殘留的岸壘仍然存在。遠處的柳樹像僵尸一樣倒伏在灣邊,初生的蒲草剛剛破土而出。詩人行走在古老的臺階附近,驚起了一對對的禽鳥。而在這個寧靜的環境中,雞犬的聲音卻無法聽到,只有人家深深地藏在塢里。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在嵩山游覽時的感受和思考。首先,詩人以袁公溪為起點,描寫了溪岸的斷裂和殘壘的景象,這些景象映襯出嵩山的歷史悠久和歲月的流轉。接著,詩人描述了遠處的柳樹倒伏和初生的蒲草,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和變化。詩人步行至古臺附近,驚起了一對對的禽鳥,這一景象增添了生動和活力。最后,詩人通過提及雞犬的聲音聽不到,強調了這個地方的寧靜和與塵世的隔絕。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嵩山景觀的幾個要點,同時表達了詩人在這個環境中的靜謐和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詩人傳達了對大自然壯麗和變化的贊美,并通過與塵世的隔絕,表達了對寧靜和內心凈化的向往。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內心境界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