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五玉女窗 / 作者:梅堯臣 |
玉洞倚霞壁,天窗露微明。
驂鸞去不返,啼鳥空相驚。
萬木自虧蔽,捫蘿復誰情。
|
|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五玉女窗解釋: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五玉女窗》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玉洞倚霞壁,
天窗露微明。
驂鸞去不返,
啼鳥空相驚。
萬木自虧蔽,
捫蘿復誰情。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嵩山上的一處景致,以及詩人的感受和思考。詩人站在玉洞旁邊的霞壁上,透過天窗可以看到微弱的光亮。驂鸞(古代神話中的神鳥)一去不復返,啼鳥也空中驚飛。茂密的樹木自身互相遮擋,摸索著蘿藤,但不知道歸宿在哪里。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嵩山上的景物,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玉洞倚靠在霞壁上,給人一種高處俯瞰的感覺,展現了詩人的視野和胸懷。天窗透露出微弱的光明,暗示著遠離塵囂的寂靜和純凈。驂鸞一去不復返,啼鳥的驚飛,表達了歲月流轉,事物變幻的無常。茂密的樹木和捫蘿的動作,象征了世間事物的紛繁復雜和人們在追求中的迷惘。
這首詩詞以嵩山的景色為背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隱喻,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世間萬象的思考。它展示了對自然的敬畏與贊美,同時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迷惘。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喚起讀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展現了宋代詩人的才華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