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足吟 和崔十八未貧作· / 作者:白居易 |
不種一隴田,倉中有余粟。
不采一枝桑,箱中有余服。
官閑離憂責,身泰無羈束。
中人百戶稅,賓客一年祿。
樽中不乏酒,籬下仍多菊。
是物皆有余,非心無所欲。
吟君未貧作,因歌知足曲。
自問此時心,不足何時足?
|
|
知足吟 和崔十八未貧作·解釋:
《知足吟 和崔十八未貧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不種一隴田,倉中有余粟。
不采一枝桑,箱中有余服。
官閑離憂責,身泰無羈束。
中人百戶稅,賓客一年祿。
樽中不乏酒,籬下仍多菊。
是物皆有余,非心無所欲。
吟君未貧作,因歌知足曲。
自問此時心,不足何時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白居易對于知足的理解和感悟。詩人以自己的生活為例,描述了自己不種田地,卻倉庫里有充足的糧食;不采桑葉,卻箱子里有足夠的衣服。他的官職閑暇,遠離憂慮和責任的束縛,身體安康,沒有任何羈絆。詩中提到普通人每年要繳納百戶稅,而他作為官員卻能享受一年的祿俸。酒樽里不乏美酒,籬笆下依然盛開著菊花。白居易認為周圍的物質世界都有充裕,而他的內心卻沒有無止盡的欲望。
在詩詞的結尾,詩人自問此時的心境,不知道何時才能滿足。這是對于知足常樂的反思,通過描述富足和滿足的現狀,詩人暗示了人們內心的欲望是無法滿足的。他以吟誦的方式與崔十八共同思考這個問題,以歌唱的形式表達了對知足的頌揚。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生活和內心感受,展示了他對于人生態度的思考。白居易通過描述自己的物質富足和心靈滿足,表達了知足常樂的智慧和人生哲學,引導讀者反思追求財富和欲望的真正意義,以及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追求內心的滿足與安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