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州北路傍老柳樹 / 作者:白居易 |
皮枯緣受風霜久,條短為經攀折頻。
但見半衰當此路,不知初種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減,煙葉稀疏隨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猶勝不逢春。
|
|
題州北路傍老柳樹解釋:
《題州北路傍老柳樹》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皮枯緣受風霜久,
條短為經攀折頻。
但見半衰當此路,
不知初種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減,
煙葉稀疏隨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
逢春猶勝不逢春。
詩意:
這首詩以一棵老柳樹為題材,描繪了它經歷歲月滄桑、風霜侵襲后的景象。柳樹的皮已經枯干,受風霜侵蝕已久,枝條也因為頻繁攀折而變得短小。作者看到這棵柳樹在這條路旁已經衰老,卻不知道最初種植它的人是誰。雪花飄落后逐漸減少,煙葉稀疏,似乎是樹齡新的柳樹在逐漸取代老樹的位置。然而,作者告誡人們不要認為老株的芳香已經減少,因為它每逢春天依然能夠散發出勝過不逢春的芳香。
賞析:
這首詩以一棵老柳樹為主題,通過描繪柳樹的衰老和新柳樹的生長來表達了歲月更迭、一代更替的主題。詩中的老柳樹象征著過去的時光,它經歷了風霜的洗禮,皮枯條短,但它依然在路旁屹立不倒,展現出堅韌和生命力。而新柳樹的出現則象征著新生與希望,它們逐漸取代了老樹的位置,展示了生命的延續和新的開始。
詩人通過對柳樹的描寫,寄托了自己對歲月變遷的感慨和思考。他感嘆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老株的衰老讓他思考起最初種植這棵柳樹的人是誰,回憶起曾經的過往。然而,詩人也在末句表達了一種樂觀的態度,即使老株的芳香逐漸減少,但它每逢春天仍然能夠散發出勝過不逢春的芳香,這種不屈的生命力和希望給人以啟示。
這首詩通過對柳樹的生命經歷的描繪,表達了對時間流轉和人生起伏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同時,通過對老株和新柳樹的對比,也傳遞出一種鼓勵人們面對變化,保持積極心態并追求新的可能性的寓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