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陟幽明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黜陟幽明一辭出自〔尚書·舜典〕;依據經文所載帝堯年邁命舜全權處理國家大事舜攝政二十八年后堯去世了百姓如喪考妣似的悲痛三年喪期過后舜正式繼承帝位在廟中祭告并與四方諸侯君長、共謀天下大事分封官職。 舜任命了十二個州牧以治理地方鞏固國本;以禹為司空綜理百官的事務;棄為農官以播種百谷;契為司徒以敬敷五教;皐陶為刑官以防民為惡;以垂掌百工技藝以益掌山林川澤以伯夷掌禮制以夔掌典樂以龍作納言。舜在封官任職之后并勉勵他們要勤于政務為民謀福祉。 虞舜時代政績卓著;一方面由于舜能繼承堯之治國理念摒除私慾以天下為公選賢與能適才適用另一方面當時舜建立了考核制度經文上說:「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庶績咸熙。」即是每隔三年舜巡察各地考察百官之政績經過三次考察之后依據成績作一番人事調整其原則就是「黜陟幽明」。「黜」是貶降「陟」是升遷「幽」指昏庸的官吏「明」指賢能的官吏也就是罷黜昏庸的官員進陞賢能的官員。考核制度公正無私賞罰嚴明可促使百官勤于政事而不敢懈怠而舜每三年考評一次考評三次時間長達九年盡職的官員有足夠展現才能的機會不稱職的官員也可確定其不能勝任。與今天的人事制度比較這在三千多年前的制度已經很合理而且很有效。
黜陟幽明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罷免愚昧的昏官晉升賢良的好官。《書經.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漢.曹操〈度關山〉詩:「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黜陟幽明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成語詞典版
1:修訂本參考資料:罷免愚昧的昏官晉升賢良的好官。書經˙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漢˙曹操˙度關山詩: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