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貢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拔貢據〔明史·選舉志〕載:入國學者通謂之監生……生員曰貢監。同一貢監也有歲貢、選貢、恩貢、納貢。又據〔清史稿校注·選舉志〕:貢生凡六曰歲貢、恩貢、拔貢、優貢、副貢、例貢?!呜曇蛎鬟x貢遺制。順治元年(1644)舉行順天六人直省府學二人州、縣學各一人。康熙十年(1671)令學臣于考取一、二等生員內遴選文行兼優者貢太學?!ㄓ赫┪迥?1727)世宗以歲貢較食廩淺深多年力衰憊之人欲得英才必須選拔命嗣后六年選拔一次。明年又諭學政選拔不拘一、二等生員酌試時務策論果有識見才干再訪平日品行即未列優等亦評選拔。故雍、乾間充貢國學以選拔為最盛。 另〔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載:(乾?。┢吣?1742)諭:……朕思拔貢乃生員之優者既為文學華贍之青衿則應科舉時自可脫穎而出又不專藉選拔以為進身之階也。從前選拔或數十年一舉或二十年一舉今則六年一舉為期太近理應酌量變通。嗣后著十二年一舉定為例。……十六年諭:各省選拔貢生經朕降旨以十二年舉行惟是來京朝考、揀選、引見。發監讀書或以知縣等官試用或以教職即用或以教職歸班序選條例屢經更定……朝考錄用一應規條應詳細酌定永著為令。大學士九卿集議以聞……議定……至朝考取例優等復經九卿揀選引見或以知縣或以知縣以下等官錄用。再直省府州縣教職飭令督撫三年一次澄汰……即將揀選引見之拔貢照依朝考名次先后充補。……為入揀選者仍劄監肄業希照舊例遵行?!?1758)定各省考試拔貢四書文、經解、策論外加試五言八韻詩。朝考拔貢試以書藝一、詩一?!氖荒曜鄿柿T共朝考后引見用部員者以小京官用。 故拔貢乃學政就府、州、縣學之生員中依月課、歲試等平時考核遴選學行兼優者出貢經朝考后以知縣、小京官、教職等錄用或入國學肄業。以得取功名而論尤為士子之捷徑因而朝廷屢諭學政應嚴格揀選經明行修、堪備國家任使者再行朝考覆試寧缺毋濫??计渲埔谘a救歲貢生較多年老者之弊意在鼓勵英才。惟其間隔六年或十二年舉辦一次只可謂在為國舉才方式上補其他選貢方式之不足。
拔貢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一種清代選拔人才的制度。由學政選拔秀才中文行兼優的人貢入京師稱為「拔貢生」。待會試、廷試及格后入選者依成績優劣分成一、二、三等以七品京官、縣官、教職任用之。余者罷歸稱為「廢貢」。初定六年選拔一次自乾隆七年改為十二年一次?!读砍烧Z注解.禮部.拔貢》:「從秀才中選其文學拔萃者作為貢生曰:『拔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