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貢士相傳為上古時代由學校推薦優秀平民擔任官員的制度。據〔禮記·王制〕記載貢士的過程首先由鄉里選拔優秀士人推薦給司徒稱為選士。司徒從選士中再挑出優秀者保送至國學就讀這些獲選的士人稱為俊士。俊士進入國學又稱為造士和王太子、王子、諸侯大子、卿大夫與元士的嫡長子等一同接受詩書禮樂教育。主持國學的大樂正從造士中選拔學習成績優異的推薦給王稱為進士。再由主邦政的司馬評斷這些進士的特長推舉賢能者給王。而后任官試用能勝任便給予爵祿。 貢士之名見〔清會典〕:「會試中式曰貢士殿試賜出身曰進士」則未經殿試者止得稱貢士而不能稱進士。清代通常稱貢生而且有不同的類別。
貢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科舉會試及第但未經殿試的讀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