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中正指不偏不曲大中至正之意。語見〔周易.乾.文言〕:「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旨在闡述乾道持中而行正直不曲堅毅不懈。 此外〔周易.彖傳〕尚有三處言及「中正」一辭。姤卦:「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同人卦:「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履卦:「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以上三卦卦體上卦或下卦均含(乾 )中正與剛健同為乾德之象徵。〔周易〕每言「中正」常與「剛健」并論。如乾卦之「剛健中正」履卦之「剛中正」姤卦之「剛遇中正」同人卦之「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其中深藏易理蓋「剛健」陽氣太盛恐其失控故以「中正」導之使其不偏離正道。(尚書.洪范)所稱三德:「正直、剛克、柔克」正直為剛克與柔克之基準。「沈潛剛克、高明柔克」抑制過剛之人激勵過柔之人使剛克與柔克皆成正直。〔尚書〕三德之說與易理相通。剛柔相濟為易理之法則而「中正」實為「剛」與「柔」之基準為防「剛健」過旺輔以「中正」。故姤卦彖辭云:「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周易〕另有六處稱:「以中正」或「中正也」如晉六二象、豫六二象、訟九五象、需九五象、井九五象、姤九五象等則「中正」之意表示爻之位置多屬二、五兩爻因二是內卦之中五是外卦之中。
中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正直不偏不倚。 【造句】她為報社撰寫文章立論中正平易雅俗共賞。
中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不偏不倚。《禮記.樂記》:「中正無邪禮之質也。」宋.葉適〈答少詹書〉:「輕鄙中正平易之論而多為驚世駭俗絕高之語。」正直。《管子.五輔》:「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諂諛。」《東觀漢記.卷一五.申屠剛傳》:「性剛直中正志節抗厲常慕史鰌汲黯之為人。」純正。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交五聲十二律也或雅或鄭何也?曰:『中正則雅多哇則鄭。』」職官名。秦末陳勝自立為楚王時所置主掌糾察群臣的過失。《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陳王以朱房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群臣。」三國魏開始立中正以區別人物出身的貴賤。參見「九品中正」條。《晉書.卷四十五.劉毅傳》:「愚臣以為宜罷中正除九品棄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唐語林.卷二.文學》:「中正鄉曲之表也。藻別人物知其鄉中賢愚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