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禰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祖是指大祖的始廟古制廟號不遷最尊者曰祖次曰宗;禰是指父廟。古之王者須將祖禰立為法制表現親疏厚薄之宜。據[禮記.大傳]云 :「禮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諸侯及其大祖;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祫及其高祖。」文中是說天子大禘之祭為表現追遠尊先、大報本始之意要推及始祖所自出之帝而追祀之而以始祖配祭。諸侯祫祭可推及最初封國的大祖。大夫及學士不得立高祖之廟主已遷毀則空必要時須請示國君經國君同意后聯合同族祭及高祖。故周武王牧野之戰后由周公完成追王之禮追尊大王亶父、王季歷、文王昌奉其廟享天下之奉不可因他們原來的身分對待這就是所謂「上治祖禰。據[大傳]云:「上治祖禰尊尊也;下治子孫親親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繆別之以禮義人道竭矣。」文中「下治子孫」即是分封子孫以表現親親之意。「旁治昆弟」二句指立大宗并在廟中舉行旅酬之禮;又親疏貴賤全以昭繆加以序別譜序不紊亂踰越使禮義有別人倫之道盡表現于此。[大傳]又云:「庶子不祭明其宗也庶子不得為長子三年不繼祖也。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即庶子繼禰者不祭祖繼別子為大宗。如是禘以上治而統祖宗以下治而統族;前者尊其所尊后者親其所親;二者相為表里皆為禮之大宗。 此外從喪服之制定也可看出祖禰系用以表現尊尊之義[大傳]云:「自仁率親等而上之至于祖名曰輕;自義率祖順而下之至于禰名曰重。一輕一重其義然也。」文中認為從恩情上說喪服系向上減殺等級因喪服循乎父母等而上之為父母三年祖一年曾祖三月。亦即恩厚之愛以關系愈遠而漸輕。反之從理智判斷循乎祖順而下之其服轉隆故曰重。蓋仁主恩愛而義主尊敬敬以尊而愈重父、祖皆尊尊之服但父則尊、親并極。例如同是齊衰有祖之一年及曾祖之三月的分別父則是斬衰三年。因祖雖尊而恩稍遠故喪服之輕重不同無非天理所當然非以私意為隆殺這即是宗法廟祭的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