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小成」指周代的學校教育在學生入學七年時考查學生在學術上的見解及對朋友的選擇至此已完成學習的初步階段。〔學記〕中有:「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之句是接在「五學視博習親師」之后的話(參見「博習親師」)。文中論學是指在學問上已能深造有得并且能與別人論辯學問的是非。取友是指心中有定識能辨別學友品德才學的好壞而善擇益友。如此則既已奠定研討學問的基礎又能向志同道合的朋友請益在致知上已小有成就所以稱作小成。 從入學到小成總共七年;第七年的考查是在第五年的考查之后又經過了兩年。總括七年中考查的項目是:離經辨志(一年)、敬業樂群(三年)、博習親師(五年)、論學取友(七年)包括德育和智育兩方面從選擇自己上進的途徑(辨志)開始到能夠選擇有學識和品德的人孕育出見解也陶冶了品性到了這個地步算是有了初步的成就。
小成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初步形成。《易經.系辭上》:「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小有成就。《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