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清真寺又稱禮拜寺。明末清初中國伊斯蘭教學(xué)者以漢語「清真」稱自己信仰的宗教故名。 公元六二二年九月穆罕默德自麥加遷徙麥地那途中在古巴(Quba麥城郊外一村名)修建了第一座清真寺入麥地那后又在城內(nèi)修建了一座較大的清真寺(即今之第二禁寺先知寺)。自此各地以建寺為發(fā)展宗教的基本措施。在阿拉伯半島早期清真寺也是討論政治、軍事的地方。自阿拔斯王朝(750~1517)以后清真寺兼辦教育形成傳統(tǒng)。 隨著伊斯蘭教的擴張清真寺吸收了許多其他民族的建筑特點形成以突出的穹窿、尖塔、大圓頂為主的獨特風(fēng)格。清真寺以禮拜真主的殿堂為主體配以宣禮尖塔、望月樓、經(jīng)堂、沐浴室等形成建筑群。但在曠野路邊供牧民或旅行者臨時禮拜的清真寺簡單到只有一間空房或圍起一片空場稱為禮拜場所(Mussala)。
清真寺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伊斯蘭教徒禮拜的場所。寺旁有尖塔寺內(nèi)不得供奉任何偶像或供品寺外有宣禮塔宣禮員在塔上呼喚信徒參加每日五次的禮拜。 【造句】清真寺的建筑特色是圓頂尖塔。 △禮拜寺◎
清真寺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伊斯蘭教徒禮拜的場所。基本上為有蓬的開闊場地殿中設(shè)有朝向麥加的米海拉布和敏拜爾。寺內(nèi)不得供任何偶像或供品。寺外有宣禮塔宣禮員在塔上呼喚信徒參加每日五次的禮拜。也稱為「禮拜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