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寺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國子寺為北齊主管中央官學之行政機關隋因之文帝時改為國子學煬帝時改為國子監(參見「國子監」)。 據〔北齊書.孝昭帝紀〕皇建元年(560)八月甲午詔國子寺可備立官屬依舊置生講習經典歲時考試。又〔隋書.百官志〕后齊官制國子寺掌訓胄子。祭酒一人亦置功曹、五官、主簿、錄事員。領博士、助教十人學生七十二人;太學博士十人助教二十人太學生二百人;四門學博士二十人助教二十人學生三百人。 隋初承北齊制據〔隋書.百官志〕載國子寺〔原隸太常〕祭酒(一人)屬官有主簿、錄事(各一人)統國子、太學、四門、書、算學各置博士(國子、太學、四門各五人書、算各二人)助教(國子、太學、四門各五人書、算各二人)、學生(國子一百四十人、太學、四門各三百六十人、書四十人、算八十人)等員。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國子寺罷隸太常又改寺為學。煬帝大業三年(607)改國子學為國子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