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養氣」與「知言」同為孟子自我修持之兩大要端。孟子嘗自言其修己之道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所謂的「養氣」與「知言」相互為用是要養成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朱熹以為能「知言」則有以明夫道義明辨是非而于天下之事無所疑惑;能「養氣」則有以配夫道義而于天下之事無所畏懼。 孟子養氣的步驟有四:第一是養勇第二是持志第三是集義第四是寡欲。 1. 養勇:養勇是指培養勇氣;有勇氣才能不畏怯不動心。唯勇有大勇、小勇之別孟子指出「挺身而斗」、「睚眥必報」是小勇;而「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才是大勇。養勇應該養大勇而非小勇。 2. 持志:持志是孟子養氣的第二個步驟;孟子主張 「持其志無暴其氣」。志是心的理智作用所定的行為動向氣則是一種情感作用;所以應該以「志」為「氣」之帥而不為氣所動。以志帥氣則心不動;心不動始可以言集義養氣。 3. 集義:孟子認為養氣必以集義為事因為浩然之氣是配義與道的無道義即不能生浩然之正氣。至于下手工夫則須如孟子所言:「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能勿忘勿助便可養成浩然之氣。 4. 寡欲:耳目口鼻之欲雖人所不能無然欲多而不節則未有不失其本心者。故孟子說:「養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集義屬養氣的積極方面寡欲屬養氣的消極方面;人必須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有所不欲而后可以有欲能寡欲以養心浩然之氣乃可養成。 經由養勇、持志、集義與寡欲等步驟用功修養必可成為孟子所謂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養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道家的一種修練方法。指培養先天的元氣。 【造句】練功養氣培元固本。 2:指涵養正直剛大之氣。宋以后經理學家提出成為儒者的修養功夫之一。語本《孟子.公孫丑上》。 【造句】讀書以養氣。
養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語本《孟子.公孫丑上》:「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本指涵養正直剛大之氣。宋以后經理學家提出成為儒者的修養功夫之一。漢.王充《論衡.自紀》:「養氣自守適食則酒。閉明塞聰愛精自保。」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養氣》:「昔王充著述制養氣之篇驗己而作豈虛造哉!」道家的一種修煉方法。指培養先天的元氣。《新五代史.卷六三.十國世家.前蜀世家》:「衍既立宗壽為太子太保奉朝請以鏈丹養氣自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