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方綱基本信息介紹
簡體: | 翁方綱 |
繁體: | 翁方綱(1733-1818) |
拼音: | weng fang gang |
讀音: | wēng fāng gāng |
英語: |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單字解釋: | 翁 方 綱 |
造句: | 暫無此詞造句 |
組詞,組成語: | 翁 方 綱 |
|
翁方綱解釋
|
翁方綱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未知來源
1: 翁方綱清代學者、藏書家、詩學理論家。順天大興人(今北京市)字正三一字忠敘號覃溪又號蘇齋。生于雍正11年(1733)乾隆9年(1744)年12補順天府學生。12年鄉試中式17年殿試優等改庶吉士三年散館以一等一名授編修。24年典試江西27年又奉命典試湖北29年視學粵東37年還都。41年充文淵閣校理官。44年典試江南。46年擢國子監司業旋改司經局洗馬。48年充順天鄉試副考官。49年遷少詹事。55年擢內閣學士。56年視學山東。嘉慶元年(1796)年64預千叟宴賚賞珍物。4年授鴻臚寺卿12年重預鹿鳴宴賜三品銜。19年加二品銜重預恩榮宴時年82又4年卒于家年86。方綱迭司文柄英才碩彥拔識無遺。生平精研經術不囿于漢宋門戶之見嘗謂:「考訂之學以衷于義理為主其嗜博嗜瑣嗜異嗜矜己者非也。」又云:「考訂之學蓋出于不得已事有歧出而后考訂之;說有互難而后考訂之;義有隱僻而后考訂之。論語日多聞、曰闕疑、曰慎言三者備而其道盡矣。」其讀群經有書禮論語孟子附記。與歸安丁杰及王聘珍校正朱彝尊〔經義考〕凡得1880余條為〔經義考補正〕12卷。又著〔禮經目次〕、〔春秋分年系傳表〕、〔十三經注疏姓氏考〕、〔通志堂經解目錄〕各1卷。于金石書畫譜錄碑版之學尤能剖析毫芒。其〔兩漢金石記〕22卷參以說文、正義、考證精審。又著有〔粵東金石略〕12卷〔蘇米齋蘭亭考〕8卷、〔小石帆亭著錄〕6卷、〔米海岳元遺山年譜〕2卷、〔蘇詩補注〕8卷、〔石洲詩話〕8卷。其論詩頗近「神韻說」而倡以肌理學問補其偏弊所作詩多至6000余首集為〔復初齋詩集〕70卷、文集30卷。書法初學顏平原繼學歐陽率更自成一家。藏書極富尤多金石文獻嘗于乾隆33年得蘇賦書〔嵩陽帖〕38年得宋刻〔施顧注蘇詩〕殘本乃名其齋曰寶蘇。其〔自題三萬卷齋詩〕有句云:「漢碑草草傳洪邁、宋槧寥寥拜子瞻」。藏書之所有:寶蘇齋、蘇米齋、石墨書樓、有鄰硯齋、塔影軒、晉觀堂、彝齋、三萬卷樓、三漢畫齋、詩境軒、小石帆亭、復初齋等。藏書印記有「蘇齋墨緣」、「蘇齋真賞」、「覃溪審定」、「秘閣校理」、「三任廣東學正」、「恩加二品重宴瓊林」、「內閣學士內閣侍護學士翰林傳護學士」、「文淵閣直閣事翁方綱覃溪」、「北平翁方綱審定真跡」、「子孫保之」等。其藏書又有宋刻〔金石錄〕10卷著稱于世。 --作者:趙飛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