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裝置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1:儲存裝置是一種磁性或光學的裝置可以載入、保存以及讀取資料的設備。 大型電腦往往必須存取上億個字元為了有效管理及運用對于儲存裝置必須畫分層級大致上可分為主儲存體、副儲存體: (一)主儲存體(Primary Storage): 又稱主記憶體(Main Memory)或內部記憶體(Internal Storage)由于主儲存體上直接與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相連接因此能進行高速資料處理但容量有限所以只能用來存放一些供CPU執行的程序。 目前電腦之主儲存體大都采用以半導體做為記憶元件的半導體記憶體這是一種由矽晶片制成的積體電路以導電及不導電的狀態來儲存資料。半導體記憶體依其儲存資料的永恒性可分為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與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簡稱ROM)RAM是一種可任意讀取或寫入的記憶體通常用來存放使用者的程序或資料然后由CPU讀取指令執行當電源關掉時資料內容會全部消失。而ROM是用來存放一些需要永久保存的資料只能讀取而不能寫入不會因電源消失而消失。 主儲存體具有體積小經久耐用可供CPU快速存取等優點但因容量有限價格昂貴所以需要次儲存體來輔助存取資料。 (二)輔助儲存體(Secondary Storage Device) 又稱輔助記憶體(Auxiliary Memory)或外部記憶體(External Storage)具有較大容量可用來儲存大量資料常見的副儲存體有磁碟機、磁帶機等。 磁帶機屬于循序存取儲存裝置依實際順序位置以線性尋找的方法來存取資料因此擷取速度較慢但是儲存容量較大。磁碟機屬于直接存取資料而不須跳略任何位元組擷取速度較磁帶機快。 選用儲存裝置有下列3個條件:(1)擷取速度:是指接受程序指令后至某一儲存體中找尋并抓取資料時間擷取速度越快越好; (2)儲存容量:在使用儲存體元件時必須預先估計現在及未來的容量; (3)每一位元的成本越低越好。沒有一種裝置可以同時滿足速度、價格及容量等三要件因此系統設計師會依不同的應用性質來選擇最佳儲存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