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塞羅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2:舞名。五幕悲劇舞劇。威加諾(Salvatore Vigan□ 1769-1821)編舞編劇混成音樂桑吉里柯(Alessandro Sanquirico)布景設計1818年2月6日首演于米蘭斯卡拉劇院(Milan The Teatro alla Scala)。故事內容:奧塞羅追求布拉班提歐(Brabantio)的女兒蒂絲蒂夢娜(Desdemona)也獲得她的青睞。由于土耳其戰役的勝利而被指任為塞普路斯總督但卻讓洛墮哥(Rodrigo)與伊阿哥(Iago)的心□更加不舒服。兩人設計讓這位有摩爾人血統的總督懷疑蒂絲蒂夢娜與軍官卡西歐(Cassio)的關系曖昧另外一方面也加油添醋的煽動卡西歐去跟奧塞羅決斗之后又慫恿他去要求蒂絲蒂夢娜做調解人懇求奧塞羅的原諒。同時伊阿哥潛入蒂絲蒂夢娜的臥室里偷出手帕然后狡詐的向奧塞羅暗示蒂絲蒂夢娜對他的不忠此時這位善嫉的摩爾人更是怒火中燒終于在一位從威尼斯來的官員代表面前公然侮辱自己的太太蒂絲蒂夢娜。當晚越想越氣奧塞羅親手將太太勒死在床上;不久在得知一切真相后奧塞羅羞愧的自殺。此舞劇與《考利歐拉諾斯》(Coriolanus)、《米拉》(Mirra 1817)、《灶神的處女》(La Vestale 1818)等一樣都是舞蹈悲劇(Ballet Tragedy)。《奧塞羅》拋棄了學院派公式化的枷鎖進入心理層面的探索動作與姿勢的節奏不同于過去的傳統而是直接交融入音樂中。法國心理小說家斯當達(Stendhal 1783-1842)直截明快的認為舞劇的悲劇結局的撼動力:「迅速而深入連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都掌握不到。」更進一步拿它與羅西尼(Gioacchino A. Rossini)的同名歌劇相比較:「威加諾展現出較羅西尼更高深的智慧。舞劇開場大膽的采用現今的佛拉納舞(Furlana)。第二幕再一次的將宮廷清澄莊嚴的氣氛掌握得恰到好處;花園里舉行的一場貴族接待會明確的讓觀眾直覺到奧塞羅的嫉妒心持續在增長延伸著直到第五幕;舞劇至此尚沒有暴力與強烈情緒起伏然而突如其來的悲劇結尾的情緒加乘卻立刻讓我落淚羅西尼的歌劇絕對看不到那么多淚流滿面的觀眾。」符合劇情與時代口味;豐盛的舞臺工程及裝置是威加諾長期工作伙伴桑吉里柯(Sanquirico)的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