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擔舞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舞名。壯族傳統民間自娛性舞蹈。流傳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都安、馬山縣等壯族聚居的地區。源于生活中的舂米勞動。壯語音譯為打虜烈或谷榔意為:舂米。每當趕集日或過節、喜慶之日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愛雙手持扁擔中部以扁擔的兩端邊即興對打或擊打雙方之間的木板凳邊作舞;或一圈人邊擊打中央放置的舂米木桶邊作舞。常見的一般形式為雙人對打但也有特意編排了各種花樣與隊形由四人、多人(須偶數)對打作舞的套路。該舞既可作為娛樂游戲又可為夾帶武術動作的觀賞性舞蹈節目。舞蹈動作可快可慢相互擊打的音響可強可弱完全由對打者控制。舞蹈內容一般表現為:〈插秧〉、〈車水〉、〈收獲〉、〈打谷〉、〈舂米〉等種植水稻農耕的全過程。整個舞蹈氣氛熱烈、歡快動作剛勁、果斷。作為觀賞節目演出時有鈴板伴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