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騰舞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舞名。唐代聞名健舞(唐代表演性舞蹈中的一種)。從西域石國(唐代屬安西都護府管轄今哈薩克塔什干一帶)傳入中原。多為男子獨舞。以跳耀騰踏見長以此得名。表演者多是肌膚如玉鼻如錐的胡人頭戴綴珠的尖頂番帽身著窄袖胡杉腰束葡萄花紋長帶腳穿柔軟華麗的錦靴。舞時表演者卷起衣襟先跪下用本民族語言說幾句祝詞再開始起舞;或是先痛飲一杯酒隨手拋下酒杯就舞起來。唐李端《胡騰ㄦ》詩:「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弱滿燈前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卻如月。」舞者以急促多變的騰踏舞步及高難度的〈騰躍〉、〈空轉〉、大幅度的〈彎腰〉等技巧動作為其特徵舞姿風格矯捷豪放節奏迅疾熱烈。表演者「紅汗交流珠帽偏」(唐劉言史詩)觀者「四座無言皆瞪目」(唐劉言史詩)。伴奏樂器有橫笛、琵琶等。西安東郊蘇思勖墓出土的樂舞璧畫中間地毯上有一高鼻深目的胡人其舉手投足的舞姿與唐詩中關于《胡騰舞》的描寫頗為相似。宋代宮廷《隊舞》小兒隊中有《醉胡騰隊舞》當是繼承唐代《胡騰舞》的基礎上所編制的隊舞。直到現在中亞地區及我國新 疆 一帶的傳統民間舞中仍保存著與唐代《胡騰舞》風格特點相接近的男子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