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三戒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君子三戒」語出〔論語·季氏篇〕;原文為「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弧?br /> 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分別并不重在客觀的階級地位而是重在德性修養的有無上。觀諸孔子對于「君子」與「小人」在〔論語〕中所作的多次對比可以發現「君子」的「德性生命」與「小人」的「氣質生命」事實上是同一主體生命的兩種狀態;兩者之間為何會有高下存在主要關鍵乃在于君子具有仁心的自覺與主動的修養??鬃釉诖苏f明了作為一個君子在生命中各階段所應戒慎的修養工夫。 「血氣」是人生來就具有的生理特質君子之所以與小人有重大的區別就在于君子可以避免意氣用事。以孟子的話來說就是「持志」以理性來統御沖動。在少年時由于血氣未定當戒好色;壯年時由于血氣正剛當戒好斗;于年老時由于血氣已衰當戒在貪得。以現代心理學的術語來說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其發展的危機存在因此在每個階段都有其發展的任務便是自己應該注意避免不當的趨向維持適當的行為表現。 當然「君子三戒」中所要「戒」的色、斗、貪事實上是每個人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必須注意避免的不僅限在某個階段不過在某一個階段要特別注意。從孔子對于「三戒」的說明也可以了解到自我修養或自我教育是一個終身的歷程絕不容隨時松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