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拼音,寧怎么讀,寧是什么意思,寧組詞,寧成語組詞
|
讀音:zhù,nìng,níng 拼音:ning |
筆劃:5 部首:宀 |
|
寧組詞
|
【寧】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寧 讀音: níng
- 助詞 語氣助詞,無義。 【組詞】:「寧耐」。《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菑害。」
- 名詞 國內寧夏省的簡稱。
- 名詞 清朝以南京為江寧府治,故簡稱為「寧」。 【組詞】:「寧漢分裂」。今稱為「京」。
- 副詞 乃、竟然。《詩經.大雅.瞻卬》:「心之憂矣,寧自今矣。」《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胡質》:「胡通達,長者也,寧有子孫不?」
- 副詞 豈、難道。《戰國策.趙策三》:「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唐.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 副詞 情愿、寧愿。表示選擇后的結果。 【組詞】:「寧可」、「寧死不屈」、「寧缺毋濫」。《論語.八佾》:「禮與其奢也,寧儉。」《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吾寧斗智,不能斗力。」
- 動詞 平息。唐.李嶠〈為水潦災異陳情表〉:「以寧眾口之囂謗,以答三靈之譴咎。」
- 動詞 回家。《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沈昱并原告人,寧家聽候。」
- 動詞 省視、問安。 【組詞】:「歸寧」。唐.韓愈〈贈張童子序〉:「童子請于其官之長,隨父而寧母。」
- 形容詞 安定。 【組詞】:「安寧」。《詩經.小雅.常棣》:「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遼史.卷三一.營衛志上》:「隨陽遷徙,歲無寧居。」
【寧】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寧 讀音: níng
【寧】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小字典)
基本字義 寧 讀音:
- 1 歸寧:女子出嫁后回娘家向父母問安。
- 2 表愿望的用語。 【組詞】:「寧可」、「寧愿」、「寧死不屈」、「寧為玉碎」。
- 3 安定。 【組詞】:「安寧」、「寧靜」。
|
寧字的基本解釋: [ níng ] 1.平安,安定:~靜。~謐。息事~人。 2.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視父母:~親。歸~。 3.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別稱。 4.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 nìng ] 1.情愿:~肯。~死不屈。~缺毋濫。 2.豈,難道:王侯將相~有種乎? 3.語助,無實際意義:不~唯是。 4.姓。 [ zhù ] 1.貯藏;積聚。同“貯”。 2.久立。同“佇”。 3.大門與屏風之間。 |
寧字的詳細解釋: 寧 寍、寧 níng 【形】 (本作“寍”。從宀(mián),從心,從皿。表示住在屋里有飯吃就安心了。后世假“寧”為“寍”,“寧”行而“寍”廢。今用“寧”字作“寧”簡化字。“寧”本讀zhù,是“貯”的本字。本義:安寧,平安) 同本義〖peaceful〗 寍,安也。——《說文》。經傳皆以寧為之。 三日康寧。——《書·洪范》 惟若寧侯。——《考工記·梓人》 歸寧乃邦。——《儀禮·覲禮》 身欲寧。——《禮記·月令》 雞狗不得寧。——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寧汝于斯。——清·袁枚《祭妹文》 幸寧心哉。——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又如:心神不寧;寧吉(安寧吉祥);寧息(安寧平靜);寧和(安寧和平);寧泰(安寧太平);寧康(安寧康樂) 安定〖stable〗。如:寧一(安定統一);寧止(安樂);寧平(安定太平);寧昌(安定昌盛);寧居(安居);寧殷(安定富庶);寧晷(安定的時刻) 平靜;寧靜〖quiet〗 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西游記》 朕心緒不寧,教汝等且退,何故又來!——《三國演義》 又如:寧貼(妥貼,妥當);寧晏(平靜;安定);寧俗(使民風寧靜和睦);寧極(寧靜至極之性);寧息(安寧;平靜) 寧 寧 níng 【動】 已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也泛指省親〖visitone’sownparents〗 歸寧父母。——《詩·周南·葛覃》 又如:寧省(探望年長的親屬);寧親(省親);寧覲(返里省親) 使安定〖stablize〗。如:寧人(安定民眾);寧內(安定國內);寧民(安民,使人民安定);寧神(安定其心神);寧家(使家庭安定);寧亂(平息災禍戰亂);寧親(使父母安寧);寧邊(使邊境安定) 守父母之喪〖mourn〗 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年。——《漢書·哀帝紀》 又如:寧喪還家;寧告(古代官吏告假奔喪);寧考(亡父) 安心〖settledown〗。如:寧奈(忍耐);寧耐(忍耐);寧心(安心;耐心);寧候(安心等待);寧業(安心從事其所為之業);寧意(使之安心) 返回,回〖goback〗 干連的人,盡數保放呆家。——《水滸傳》 如:寧家(回家) 寧 寧 níng 【名】 南京的別稱〖anothernameforNanjing〗。如:滬寧線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theshortfortheNingxiaHuiAutonomousRegion〗。如:陜甘寧邊區 姓 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漢·賈誼《過秦論》 另見nìng 寧靖 níngjìng 〖peaceful〗社會秩序安定 地方寧靖 寧靜 níngjìng 〖peaceful;tranquil;quiet〗平靜;安靜;清靜寡欲,不慕榮利 寧謐 níngmì 〖tranquil〗安靜;安寧 寧謐寂靜 寧日 níngrì 〖peacefuldays〗和平安定的日子 寧帖 níngtiē 〖tranquil〗安寧平靜 心情寧帖 寧馨兒 níngxīn'ér 〖praiseforagoodchild〗原意是“這樣的孩子”,后來用來贊美孩子或子弟 何物老嫗,生寧馨兒!——《晉書·王衍傳》 寧 寕、寜、甯 nìng 【連】 寧可;寧愿〖rather;wouldrather〗 寧,愿詞也。——《說文》 寧適不來。——《詩·小雅·伐木》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寧赴常流。——《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不遜也寧固。——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寧斬吾頭。——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寧請汝先死。——清·林覺民《與妻書》 寧使學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清·劉開《問說》 又如:寧個(寧愿);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寧 寧 nìng 【副】 豈;難道〖couldtherebe〗 子寧不來。——《詩·鄭風·子衿》 又 子寧不嗣音。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 寧有政教。——《史記·貨殖列傳》 寧不哀哉。——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寧止不避。——唐·李朝威《柳毅傳》 寧知此為歸骨所。——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寧渠(難道;如何);事之可怪,寧有逾此 寧 寧、甯 nìng 【名】 姓 另見níng 寧可 nìngkě 〖wouldrather;better〗表示在權衡兩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選擇其中的一面 寧可共載不。——《樂府詩集·陌上桑》 寧可早點兒出發,也不要遲到 寧肯 nìngkěn 〖wouldrather〗寧可 寧肯自己辛苦點,也不要麻煩別人 寧缺毋濫 nìngquē-wùlàn 〖wouldrathergowithoutthanbecontentedwithanythinglesssatisfactory〗寧愿空缺,也不要降低標準,一味求多 寧死不屈 nìngsǐ-bùqū 〖ratherdiethansubmit〗寧愿去死,也不屈從 以大義拒敵,寧死不屈,競燎身于烈焰中 寧愿 nìngyuàn 〖wouldrather;better〗寧肯 寧愿吃苦受累,也要把工作做好 寧 zhù 【動】 貯藏;積聚。本作“寧”。后作“貯”〖store〗 寧,辦積物也。象形。——《說文》。按,與貯略同。 惠風佇芳于陽林,醴泉涌溜于陰渠。——《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唐·李善注:“‘佇’與‘寧’同。” 久立。后作“佇、竚”,簡化為“佇”〖standforalongwhile〗 天子當寧而立。——《禮記·曲禮》 位寧有官司之典。——《國語·楚語》 以人君門外有正朝,視朝則于此寧立故耳。——江永《鄉黨圖考》 又如:寧僚(同朝任職的官僚) 寧 zhù 【名】 古代宮殿的門與屏之間〖spacebetweenthethronescreenanddoor〗 門屏之間謂之寧。——《爾雅》。李注:“正門內兩塾間。”孫注:“門內屏外君視朝所寧立處也。” 天子當寧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禮記》 又如:寧位(帝王視朝時所居之位) 另見níng;nì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