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醢拼音,醢怎么讀,醢是什么意思,醢組詞,醢成語組詞
|
讀音:hǎi 拼音:hai |
筆劃:17 部首:酉 |
|
醢組詞
|
【醢】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醢 讀音: hǎi
- 動詞 剁成肉醬。《戰國策.趙策四》:「魯仲連曰:『然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
- 名詞 肉醬。《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昔伯牙絕弦于鍾期,仲尼覆醢于子路。」
【醢】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
醢字的基本解釋: 醢 hǎi 用肉、魚等制成的醬。 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殺死后剁成肉醬。 筆畫數:17; 部首:酉; |
醢字的詳細解釋: 醢 hǎi 【名】 (形聲。從酉。本義:肉醬) 同本義〖mincedandhashedmeat〗 脯醢菜羹。——漢·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醢脯(肉醬和干肉);醢醬(肉醬) 醬〖sauce〗 醢,醬也。——《廣雅》 自酒米至于鹽醢百有余品,皆盡時味。——《魏書》 凡國家大事、兵農禮樂,以及錢刀醯醢之細,無不經營貫串。——清·毛奇齡《王君慎齋詩集序》 醢 hǎi 【動】 古代一種酷刑,將人剁成肉醬〖minceupsb.intomeat〗 殺梅伯而醢之,殺鬼侯而脯之。——《呂氏春秋·慎行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