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犧拼音,犧怎么讀,犧是什么意思,犧組詞,犧成語組詞
|
讀音:xī 拼音:xi |
筆劃:10 部首:牜 |
|
犧組詞
|
【犧】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犧 讀音: xī
- 名詞 古代供宗廟祭祀用的純色牲畜。《詩經.魯頌.閟宮》:「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騂犧。」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詩:「孤豚眠糞壤,不慕太廟犧。」
【犧】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犧 讀音: xī
- 1 古代供宗廟祭祀用的純色牲畜。 【組詞】:犧牲、犧牛
|
犧字的基本解釋: 犧 (犧) xī 古代稱做祭品用的純色牲畜:犧牲(a.古代祭祀用牲的通稱,色純為“犧”,體全為“牲”,如“犧犧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b.為了崇高的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權利等,如“為祖國不怕流血犧犧”;c.放棄或損害一方的利益,如“他犧犧自己的休息時間,突擊完成了任務”)。犧牛。犧尊(古代犧牛形的酒器)。 筆畫數:10; 部首:牜; |
犧字的詳細解釋: 犧 犧 xī 【名】 (形聲。從牛,羲聲。本義:做祭品用的毛色純一的牲畜) 同本義〖adomesticanimalofauniformcolorforsacrifice〗 犧,宗廟之牲也。——《說文》 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書·微子》。傳:“色純曰犧。” 共其犧牲。——《周禮·牧人》。注:“毛羽完具也。” 宗廟曰芻豢、山川曰犧牲。——《大戴禮記·曾子大圓》 自憚其犧也。——《左傳·昭公二十二年》 犧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犧牲,名詞,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指豬、牛、羊等。玉,指玉器。帛,絲織品。)——《左傳·莊公十年》 又如:犧牛(古代祭祀用的純色牛);犧羊(古代祭祀用的純色羊);犧牢(供宴饗或祭祀用的牛、羊、豬);犧宰(古代祭祀時掌管犧牲的官吏) 指伏羲氏〖Fuxi〗 于穆二圣,仁等春生,除棄周漢遐軌犧庭。——《魏書·程駿傳》 又如:犧年(伏羲氏之世。借指太平盛世);犧皇(羲皇。稱伏羲氏) 酒樽名(以前讀suō,今讀xī)〖winevessel〗 犧,酒尊名。——《集韻》 又如:犧人(官名。專掌供設酒醴的官吏);犧羽(古代雕飾于酒樽的禽鳥圖案);犧杓(瓢的別稱) 犧牲 xīshēng 〖abeastslaughteredforsacrifice;sacrifice〗∶供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 豈不聞梁武帝宗廟以面犧牲。——《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sacrifice;giveup〗∶放棄;舍棄或損害一方的利益 他犧牲休息時間為同事們修理收音機 〖dieamartyr’sdeath〗∶為堅持信仰而死 樂犧牲吾身。——清·林覺民《與妻書》 犧牲百死而不辭。 犧牲生命。——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又如:英勇犧牲 〖expense〗∶花費掉 為增強兒童的體格而犧牲了他的智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