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犴拼音,犴怎么讀,犴是什么意思,犴組詞,犴成語組詞
|
讀音:àn,hān 拼音:an |
筆劃:6 部首:犭 |
|
犴組詞
|
【犴】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犴 讀音: àn
- 名詞 姓。如漢代有犴反。
- 名詞 監獄。《后漢書.卷五二.崔駰傳》:「所至之縣,獄犴填滿。」《文選.范曄.后漢書皇后紀論》:「身犯霧露于云臺之上,家纓縲紲于圄犴之下。」
- 名詞 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一種北方的野狗,黑嘴,善于看守。
|
犴字的基本解釋: 犴 hān 駝鹿。 犴 àn 〔狴犴〕見“ 〔犴獄〕古代鄉亭的牢獄,引申為獄訟之事。亦作“岸獄”。 筆畫數:6; 部首:犭; 狴”。 筆畫數:6; 部首:犭; |
犴字的詳細解釋: 犴 àn 【名】 產于中國北方的一種野狗,似狐而小,黑喙〖fierceMongoliandog;aspeciesofwilddogwithblackmouthandnose〗 犴,胡地野狗也。——《說文》 犴,野狗,似狐,黑喙。——《字林》 古時鄉亭的拘留所,后泛指監獄〖prison〗 獄犴不治。——《荀子·宥坐》 又如:犴戶(犴庭,犴圄,犴狴,犴獄。皆指監獄);犴訟(獄訟) 另見hān 犴 hān 【名】 即駝鹿〖elk〗。產于歐洲和亞洲的現存世上最大的一種鹿(Alcesalces),鼻長如駱駝,雄的有角,角上部呈鏟形。分布于中國東北以及蒙古和俄羅斯等地。亦稱“麋”、“犴達罕”、“堪達罕” 另見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