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次韻洪思誠席上) / 作者:葉夢得 |
瀲滟湖光供一笑,未須醉日論千。
將軍曾記舊臨邊。
野塘新水漫,煙岸藕如船。
卻怪情多春又老,回腸易逐愁煎。
何如旌旆郁相連。
凱歌歸玉帳,錦帽碧油前。
|
|
臨江仙(次韻洪思誠席上)解釋: 《臨江仙(次韻洪思誠席上)》是宋代葉夢得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瀲滟湖光供一笑,未須醉日論千。
將軍曾記舊臨邊。野塘新水漫,煙岸藕如船。
卻怪情多春又老,回腸易逐愁煎。
何如旌旆郁相連。凱歌歸玉帳,錦帽碧油前。
譯文:
湖光波光閃爍,只需一笑即可,無需借酒來論述千般事物。
將軍曾經(jīng)記得邊塞的往事。野塘中的新水如涌,煙霧籠罩的岸邊有蓮藕般的小船。
卻怪情感豐富,春天又逝去,歲月已老。內(nèi)心的痛苦易于隨風(fēng)飄散。
何不如旌旗相連,一同歸還勝利的玉帳,帶著錦帽和碧油回到前線。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邊塞將士的情感和歸途中的豪情壯志。詩中通過描繪湖光、新水、煙霧和蓮藕等景物,以及將軍記憶中的邊塞往事,表達了將士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對戰(zhàn)爭歲月的感慨。詩人以凱歌歸玉帳、錦帽碧油的形象,表達了將士們戰(zhàn)勝困難、迎接勝利的豪情壯志。
賞析:
《臨江仙(次韻洪思誠席上)》以豪放的詞句展示了邊塞將士的特有情感。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寫景手法,如瀲滟湖光、野塘新水、煙岸藕如船等,將自然景物與人物情感相結(jié)合,形成一幅壯麗的畫面。詩人通過對將軍的舊邊塞記憶的提及,增加了詩歌的歷史感和個人情感的共鳴。最后兩句凱歌歸玉帳、錦帽碧油前,表達了將士們勝利歸來的豪情壯志和英勇風(fēng)采。整首詩詞情感熱烈,意境開闊,展現(xiàn)了邊塞將士的英勇和忠誠,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