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 / 作者:晁端禮 |
衰柳殘荷,長山遠水。
扁舟蕩漾煙波里。
離杯莫厭百分斟,船頭轉便三千里。
紅日初斜,西風漸起。
琵琶休灑青衫淚。
區區游宦亦何為,林泉早作歸來計。
|
|
踏莎行解釋: 詩詞:《踏莎行》
朝代:宋代
作者:晁端禮
踏莎行,衰柳殘荷,長山遠水。
扁舟蕩漾煙波里。
離杯莫厭百分斟,船頭轉便三千里。
紅日初斜,西風漸起。
琵琶休灑青衫淚。
區區游宦亦何為,林泉早作歸來計。
中文譯文:
踏著垂垂的莎草向前行,周圍是衰敗的柳樹、殘敗的荷花,遠遠望見高聳的山巒和遙遠的水面。
小舟在煙霧彌漫的波浪中搖擺。
不要輕視離別杯中的酒,盡量傾斟百分之百的美酒。船頭一轉,就可以航行三千里。
太陽初斜,西風漸起。
琵琶別灑濕了綠衣的淚水。
微不足道的游走宦官又有何意義,早早地回到田園山泉的生活才是我所期望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旅行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一個人在船上游歷的情景。詩中的景物描寫以自然景觀為主,如衰敗的柳樹、殘敗的荷花、高聳的山巒和遠遠的水面,通過這些描寫營造了一種寂靜的氛圍。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船在煙波中的搖擺,給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感覺。
詩中還融入了情感的表達。詩人提到了離別杯中的酒,表達了對離別的無奈和不舍,同時也呼應了旅行的主題。詩末兩句表達了對游走宦官生活的質疑,將歸隱田園的生活理想化為一種向往。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情感的交織,表達了對安靜、寧謐生活的向往和對游走官場的厭倦。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寧靜、遠離塵囂的向往,同時也融入了對人生意義和歸隱田園生活的思考。這首詩給人以寧靜、深沉的感受,讓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一絲寧靜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