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驀山溪 / 作者:李之儀 |
晚來寒甚,密雪穿庭戶。
如在廣寒宮,驚滿目、瑤林瓊樹。
佳人乘興,應是得歡多,泛新聲,催金盞,別有留心處。
爭知這里,沒個人言語。
撥盡火邊灰,攪愁腸、飛花舞絮。
憑誰子細,說與此時情,歡暫歇,酒微醺,還解相思否。
|
|
驀山溪解釋: 《驀山溪》是宋代李之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驀然來到山溪邊,
天色漸晚,寒氣逼人,密密的雪花穿過庭院和門戶。仿佛置身于廣寒宮中,眼前驚艷的景象,猶如仙境一般,瓊樹閃爍著瑤光。
佳人乘興而來,必然是歡樂滿懷,她泛起新的歌聲,催動著金盞,心中別有深意之處。誰能夠知曉此地的秘密,沒有一個人能夠言說。
一邊撥動著火邊的灰燼,一邊攪動著憂愁的腸子,飛舞的花瓣和絮語縈繞不去。憑誰來細細道來,告訴我此刻的情感,歡樂暫時停歇,微醺的酒,能否解開相思之苦。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忽然來到山溪邊的情景,以及他在那里遇見的美麗景色和歡樂的佳人。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物情感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思緒和情感。詩中以雪花、瓊樹等意象描繪了美麗壯麗的場景,以及佳人的歡樂和歌聲,展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詩的結尾,作者表達了對相思之苦的希望解脫和疑問,繼續探討了情感的復雜性和無法言說的內心世界。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的山溪景象,展現了作者對美麗與歡樂的追求,同時也探討了情感的矛盾和無法言說的內心體驗。整首詩詞以婉約、柔美的語言風格,傳達了作者的情感與思考,給人以深思和遐想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