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庭芳(有碾龍團為供求詩者,作長短句報之) / 作者:李之儀 |
花陌千條,珠簾十里,夢中還是揚州。
月斜河漢,曾記醉歌樓。
誰賦紅綾小砑,因飛絮、天與風流。
春常在,仙源路隔,空自泛漁舟。
新秋。
初雨過,龍團細碾,雪乳浮甌。
問殷勤何處,特地相留。
應念長門賦罷,消渴甚、無物堪酬。
情無盡,金扉玉榜,何日許重游。
|
|
滿庭芳(有碾龍團為供求詩者,作長短句報之)解釋: 《滿庭芳(有碾龍團為供求詩者,作長短句報之)》是宋代李之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庭芳(有碾龍團為供求詩者,作長短句報之)
花陌千條,珠簾十里,夢中還是揚州。
月斜河漢,曾記醉歌樓。
誰賦紅綾小砑,因飛絮、天與風流。
春常在,仙源路隔,空自泛漁舟。
新秋。初雨過,龍團細碾,雪乳浮甌。
問殷勤何處,特地相留。
應念長門賦罷,消渴甚、無物堪酬。
情無盡,金扉玉榜,何日許重游。
中文譯文:
花道無窮無盡,珠簾綿延十里,仿佛還在夢中揚州。
月斜照耀著河漢,曾經記得那醉歌樓。
誰寫下了紅綾小砑,因為飛舞的絮花,成就了天地間的風情。
春天常在,仙源之路隔絕,只能空泛漁舟。
初秋,初雨已過,龍團細碾,浮在碗中的雪乳。
問你殷勤地在哪里,特意邀請你停留。
應該記得長門的才子已經辭去官職,消解渴望,沒有什么可以回報。
感情無盡,金門玉榜,何時才能再次重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富有詩意的江南風景,表達了詩人對揚州的向往和對逝去時光的留戀之情。
詩詞以花道和珠簾作為開篇,形容了花朵盛開的無邊無際的景象,以及遮蓋十里的華麗帷幕,給人以繁華美麗的感受。詩人稱這樣的景色仿佛是在夢中的揚州,暗示了揚州的美好和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接下來,詩人以月斜照耀著河漢的景象,勾起了他對曾經醉歌樓的回憶。這里的醉歌樓是一個象征性的地方,代表了詩人年少時的歡樂和放縱。
詩中描繪了紅綾小砑的賦作者,將其與飄舞的絮花、風情萬種的天地聯系在一起,展現了詩人對文人墨客的贊美和對風雅文化的向往。
接著,詩人描述了春天常在,但仙源之路隔絕,只能空泛漁舟。這種情景暗示了詩人與理想之間的距離,他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但道路卻顯得艱難遙遠。
詩的后半部分展現了初秋時的景象,描繪了雨過后的龍團細碾,以及浮在碗中的雪乳。這里新秋的景色呈現出清新宜人的氛圍,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受。
詩人問道“殷勤何處”,表達了他對某人的殷切關懷和邀請,希望特意相聚。但接下來他提到了長門賦罷,消渴難耐,表示自己無法給予對方應有的回報,感到遺憾和無奈。
最后兩句,詩人表達了情感無盡的感受,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再次重游金門、玉榜之地,實現自己的詩文理想。
整首詩詞以描寫江南風景和表達感情思緒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對故鄉、年少時光和詩文境界的向往和留戀之情。詩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整首詩詞充滿了濃郁的江南風情和情感色彩,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