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雨后月出西湖作) / 作者:周紫芝 |
落日在煙樹,云水兩空濛。
淡霞消盡,何事依約有微紅。
湖上晚來風細,吹盡一天殘雨,蒼翠濕千峰。
誰遣長空月,冷浸玉壺中。
問明月,應解笑,白頭翁。
不堪老去,依舊臨水照衰容。
良夜幾橫煙棹,獨倚危檣西望,目斷遠山重。
但恨故人遠,此樂與誰同。
|
|
水調歌頭(雨后月出西湖作)解釋: 《水調歌頭(雨后月出西湖作)》是宋代周紫芝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落日在煙樹,云水兩空濛。
夕陽映煙霧彌漫的樹林,云水之間一片朦朧。
淡霞消盡,何事依約有微紅。
淡淡的霞光消散,卻依然約定有微弱的紅暈。
湖上晚來風細,吹盡一天殘雨,蒼翠濕千峰。
湖面上晚風輕柔,吹盡了一天的殘雨,青翠的山峰被濕潤。
誰遣長空月,冷浸玉壺中。
是誰讓長空中的月亮,冷冷地浸入了玉壺之中。
問明月,應解笑,白頭翁。
詢問明亮的月亮,它應該會解答著微笑,像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不堪老去,依舊臨水照衰容。
不能忍受老去,但依然倚在水邊照著自己衰老的容顏。
良夜幾橫煙棹,獨倚危檣西望,目斷遠山重。
美好的夜晚,幾艘船劃過迷茫的煙霧,獨自倚在搖搖欲墜的船梢上向西望去,遠山之間視線中斷。
但恨故人遠,此樂與誰同。
只是憾恨故人的遠離,這份快樂又與誰共享呢。
這首詩描繪了雨后西湖的景色,通過描寫夕陽、云水、湖風、月亮等元素,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感慨,對故人的思念以及對生活中的寂寞之感。通過景物描寫與情感交融,詩詞表達了一種深沉的離愁別緒和對人生的思索,給人以沉靜、悠遠的感覺。整首詩以西湖的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情感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