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塞子(中秋無月) / 作者:周紫芝 |
秋云微淡月微羞。
云黯黯、月彩難留。
只應是、嫦娥心里,也似人愁。
幾時回步玉移鉤。
人共月、同上南樓。
卻重聽、畫闌西角,月下輕謳。
|
|
沙塞子(中秋無月)解釋: 《沙塞子(中秋無月)》是宋代詩人周紫芝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云微淡月微羞。
云黯黯、月彩難留。
只應是、嫦娥心里,
也似人愁。
幾時回步玉移鉤。
人共月、同上南樓。
卻重聽、畫闌西角,
月下輕謳。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一個中秋夜晚上無法見到明月的情景。詩人描述了淡淡的秋云和羞怯的微弱月光。詩人認為,這種景象不僅僅是因為云遮擋了月亮,而是因為嫦娥(傳說中的仙女)心里也和人一樣感到憂愁。詩人期待著什么時候月亮會重新出現,那時人們可以一起登上南樓觀賞月亮。最后,詩人提到在畫廊西角,月下會傳來輕柔的歌唱聲。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意境深遠的中秋夜景。詩人通過描寫淡淡的秋云和微弱的月光,表達了無法見到明月的遺憾和失落。詩人運用了嫦娥的形象,將她的心境與人類的情感相聯系,傳達了人們對月亮的思念和憂愁之情。詩中的"幾時回步玉移鉤"表達了詩人對明月歸來的期待,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對團圓的渴望。詩人希望在明月再現之時,能與他人一起登上南樓,共同欣賞月色。最后一句"月下輕謳"增添了詩意的層次,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溫馨與愜意。
這首詩以簡短的篇幅傳達了作者對中秋夜月亮的思念與期待,以及對人與人之間團聚的渴望。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傳說中的仙女形象,詩人將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溫情而富有禪意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