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塞子(席上送趙戒叔,時東南方擾) / 作者:周紫芝 |
玉溪秋月浸寒波。
忍持酒、重聽驪歌。
不堪對、綠陰飛閣,月下羞蛾。
夜深驚鵲轉南柯。
慘別意、無奈愁何。
他年事、不須重問,轉更愁多。
|
|
沙塞子(席上送趙戒叔,時東南方擾)解釋: 《沙塞子(席上送趙戒叔,時東南方擾)》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周紫芝。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玉溪秋月浸寒波。
玉溪是指一條河流的名字,秋天的月亮倒映在寒冷的河水中。這一句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
忍持酒、重聽驪歌。
作者忍耐著喝酒,專心聆聽著驪歌的聲音。驪歌是古代宮廷音樂的一種,通常用來表達對君王的贊美和祝福。
不堪對、綠陰飛閣,月下羞蛾。
作者感到無法再與朋友對飲,綠陰中的飛閣和月下的蛾兒都感到害羞。這里有一種別離之情的暗示,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愁苦之情。
夜深驚鵲轉南柯。
深夜里鵲鳥驚飛,轉向南柯。南柯是指《南柯記》中的虛構地方,代表著遠離現實的幻境,暗示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失望。
慘別意、無奈愁何。
別離的悲傷意味和無奈的愁苦何時能消除呢。這句表達了作者對別離和痛苦的無奈之情。
他年事、不須重問,轉更愁多。
他年指未來的歲月,作者認為沒必要再問別人的情況,因為轉而更加憂愁。這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未來的擔憂和憂慮。
整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夜的凄涼和別離之情。作者通過描繪玉溪秋月、酒宴中的驪歌和綠陰中的飛閣,以及夜深時的驚鵲和轉向南柯的場景,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愁苦和對未來的不安。這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優美,展現了作者對于人生的疑惑和無奈,引發讀者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