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調相思引 / 作者:趙彥端 |
曾躡姑蘇城上臺。
好山知有好人來。
幾回徙倚,月里暮云開。
閑倚和風千步柳,倦臨殘雪一枝梅。
暖香高燭,翻動道人灰。
|
|
琴調相思引解釋: 《琴調相思引》是宋代趙彥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經登上姑蘇城的臺階,
好山知道好人會來。
幾次往來,月亮從暮云中出現。
閑靠和風下的千步柳樹,
疲倦地望著殘雪上的一枝梅。
溫暖的香氣在高燭中飄動,
掀起了道士的灰塵。
詩意:
《琴調相思引》描繪了作者在姑蘇城的一次游歷中的心情。詩人曾經登上姑蘇城的臺階,感嘆這座城市有著美麗的山水和杰出的人才。在多次往來中,月亮從暮云中升起,給人一種寧靜和安慰的感覺。在和風下,詩人閑靠在千步柳樹旁,凝視著殘雪上的一枝梅花,表達了對寒冷冬日中的孤寂之感。最后,詩人描述了一種溫暖的香氣在高燭中彌漫,這使得道士的灰塵被翻動起來。
賞析:
《琴調相思引》通過描繪姑蘇城的景物和詩人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美景和人情的感慨。詩人以姑蘇城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和自然景物,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世間美好事物的向往。詩中的姑蘇城被描繪為一個有著優美山水和杰出人才的地方,詩人通過登上城臺,感嘆這座城市的美麗和人文氣息。月亮從暮云中升起,給人一種寧靜和安慰的感覺,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感動。
詩人通過描繪柳樹、殘雪和梅花等景物,表達了對自然的傾慕和對孤寂的思考。千步柳樹和殘雪上的一枝梅花成為詩人心靈的寄托,詩人倦倚在柳樹下,望著孤寂的梅花,表達了對冬日孤寂的感受。這種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感慨,展示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詩的最后幾句描述了一種溫暖的香氣在高燭中飄動,掀起了道士的灰塵。這里通過燭光和香氣的描寫,給人一種溫暖和安慰的感覺,也表達了對道士和修行者的敬意。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為線索,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內心情感的流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