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到闕下 / 作者:曹勛 |
墨敕雙馳侍帝傍,何堪窘步入明光。
退風久作翻風翼,倦客何能入客梁。
野寺殘僧思緩步,斷橋流水憶寒香。
何時裋褐攜筇去,數(shù)里松聲細麥岡。
|
|
初到闕下解釋: 《初到闕下》是宋代曹勛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詩人初次進入朝廷,感受到明亮光芒的壓迫和無所適從的窘迫之情。詩中流露出一種游子倦客的離愁別緒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墨敕雙馳侍帝傍,
何堪窘步入明光。
退風久作翻風翼,
倦客何能入客梁。
野寺殘僧思緩步,
斷橋流水憶寒香。
何時裋褐攜筇去,
數(shù)里松聲細麥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詩人初次進入朝廷為背景,表達了他對于宮廷生活的陌生和窘迫之感。詩人用墨敕雙馳的形象描繪了他陪同皇帝的身份,但他內(nèi)心卻感到無所適從,對明亮的光芒感到窘迫。退風久作翻風翼,倦客何能入客梁,表達了詩人愿意遠離繁華宮廷,回歸本真的心境。
詩的后半部分,野寺殘僧思緩步,斷橋流水憶寒香,詩人回憶起離別田園的景象,思念起寧靜清幽的生活。他渴望著何時能夠再次穿上簡樸的裋褐衣服,帶著竹杖離開宮廷,回到數(shù)里外的松林和細麥岡,追尋那松聲和田園的香氣。
這首詩通過對宮廷和田園生活的對比,抒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離愁別緒和對紛繁世俗的追求的矛盾情感。在繁華的宮廷中,詩人感到孤獨和失落,渴望回歸自然和寧靜的生活。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情感和思緒,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