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忠州,寄謝崔相公 / 作者:白居易 |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噓生翅見情深。
劍鋒缺折難沖斗,桐尾燒焦豈望琴。
感舊兩行年老淚,酬恩一寸歲寒心。
忠州好惡何須問,鳥得辭籠不擇林。
|
|
除忠州,寄謝崔相公解釋:
除忠州,寄謝崔相公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噓生翅見情深。
劍鋒缺折難沖斗,桐尾燒焦豈望琴。
感舊兩行年老淚,酬恩一寸歲寒心。
忠州好惡何須問,鳥得辭籠不擇林。
詩詞的中文譯文:
離開忠州,寄給崔相公
努力提拔出泥巴的人知道力量已竭,吹噓著長出羽翼見證情感深厚。
劍鋒已斷,難以再沖擊敵手,像桐尾被燒焦了,哪還能期待它能奏出美妙的音樂。
感慨自己離去過去的歲月,兩行淚水流下老去的面龐,為了回報謝崔相公的恩情,我愿用一寸歲月寒心。
忠州的好與壞何須再問,就像鳥兒得以脫離籠子而不必再在林中糾結。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崔相公的一首信札。詩人通過離開忠州的經歷,表達了自己對崔相公的感激之情和對忠州的思念之情。
詩中提到“提拔出泥知力竭”,意思是只有親身經歷過艱難困苦的人,才能理解自己力量的枯竭。他雖然曾為自己的才能而自豪,但現在感到自己無力再戰,無法再有所斬獲。
“吹噓生翅見情深”,表達了詩人對崔相公的感激之情。他把自己的成就歸功于崔相公的扶持和幫助,對崔相公懷有深深的情感。
劍鋒已斷,桐尾燒焦,這些意象都暗示了詩人的無奈與失望。劍是戰斗的象征,劍鋒斷裂代表著力竭,不再能有進一步的沖擊力。桐生焚燒的桐尾則象征著美妙的音樂消失了。這些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困惑。
最后的兩句“感舊兩行年老淚,酬恩一寸歲寒心。忠州好惡何須問,鳥得辭籠不擇林?!北磉_了詩人對崔相公的深深感激和對忠州的疑問。盡管離開忠州,但詩人對這個地方仍有深深的依戀,同時,他認為忠州的好與壞并不重要,就像鳥兒得以脫離籠子而無需再糾結選擇。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對崔相公的敬愛之情和對忠州的留戀之情。詩人以自己獨特的個人體驗和感受,深情地寫下了自己的心聲。
詩中的意象有力地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波瀾和矛盾。盡管他感到力竭和失望,但他仍然對崔相公懷有深深的感激,并表達了自己對崔相公的回報之愿。
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描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詩人抒發了對崔相公的敬愛之情和對忠州的懷念之情,同時也表露出自己對人生困境的感慨和對未來的疑慮。這種抒情的手法,讓詩人的內心感受得以真實地表達出來,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