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虔州八境圖 / 作者:蘇軾 |
朱樓深處日微明,皂蓋歸時酒半醒。
薄暮漁樵人去盡,碧溪青嶂遶螺亭。
|
|
《虔州八境圖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虔州八境圖》八首之一。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朱樓深處日微明,
皂蓋歸時酒半醒。
薄暮漁樵人去盡,
碧溪青嶂遶螺亭。
中文譯文:
紅色樓閣深處,日光微微明亮,
黑色帽子的人回家時,酒已經喝了一半。
黃昏時分,漁夫和樵夫都離去了,
碧綠的溪水繞過青山,環繞著螺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虔州八境圖中的一幅景色。作者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示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場景。詩人以紅樓深處微明的日光和酒醒未醒的皂蓋(指黑色的帽子)來勾勒出早晨的景色。隨著時間的推移,漁夫和樵夫離去,黃昏降臨,只剩下碧綠的溪水繞過青山,環繞著螺亭。整首詩抓住了時光的流轉和自然景觀的靜謐之美。
賞析:
蘇軾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了虔州八境圖中的一幅景色,展示了他對自然景觀的細致觀察和對人事變遷的感慨。通過對日光、酒、漁樵人和溪水的描繪,詩人創造出了一種寧靜、恬淡的氛圍,使讀者沉浸其中。他運用了色彩和聲音的對比,將紅樓和黑蓋、碧溪和青嶂形成鮮明的畫面對比,增強了詩意的層次感。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的變化暗示了人事的無常,寄托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瞬息的思考。這首詩詞以其簡潔而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示了蘇軾在描繪自然美和抒發情感方面的獨特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