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憶二林寺舊游,因寄朗、滿、晦三上人 / 作者:白居易 |
一別東林三度春,每春常似憶情親。
頭陀會里為逋客,供奉班中作老臣。
清凈久辭香火伴,塵勞難索幻泡身。
最慚僧社題橋處,十八人名空一人。
|
|
春憶二林寺舊游,因寄朗、滿、晦三上人解釋:
詩詞《春憶二林寺舊游,因寄朗、滿、晦三上人》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一別東林三度春,
每逢春日總會想起親情。
頭陀會里作為流離之客,
卻被供奉在長者的排班里。
清凈由來已遠離塵埃,
世事勞碌難以擦去身上的泡沫。
我最慚愧的是在僧社題橋處,
十八人之名都已成空,只剩下我一人。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對春天的思念和對友情親情的回憶。他曾多次離別東林寺,每逢春天就會更加思念家人和親朋好友。他在二林寺中,成了流離之客,卻被作為長者供奉在班中。然而,他感嘆自己與塵世的距離越來越遠,一切世俗的勞累難以抹去他身上的痕跡。在詩的最后,他寫道,他在僧社為橋寫字,雖然有十八位僧人的名字殘留,但只剩下他一人依舊活在人世。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和友情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眷戀之情。他的離別和流離使他對家人的思念更加濃烈,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孤獨。盡管在塵世中,他以老臣的身份為人所敬仰,但他始終感到自己是孤獨的一人,剩下的只是空虛和寂寞。整首詩詞以清新的語言,細膩的描寫,流露出作者對親情、友情和生活的深切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