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烏江東隆山鄧氏亭 / 作者:賀鑄 |
逋客今何許,空余接隱亭。
舟隨潮水上,門背夕陽扃。
兔策塵生蠹,漁蓑雨化螢。
題詩巖下石,聊代草堂靈。
|
|
題烏江東隆山鄧氏亭解釋: 《題烏江東隆山鄧氏亭》是宋代賀鑄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逃離塵囂的旅人來到烏江東岸的隆山鄧氏亭,感嘆自己的境遇,并在那里題詩留念。
詩中的第一句“逋客今何許,空余接隱亭”表達了逃離塵囂的旅人的心情。他不知道自己現在身處何方,只覺得周圍空曠,只有這座隱亭與他相伴。
接下來的兩句“舟隨潮水上,門背夕陽扃”描繪了旅人乘船隨著潮水上行,而鄧氏亭的門背對著夕陽,形成了一種寂靜的景象。
接著的兩句“兔策塵生蠹,漁蓑雨化螢”運用了寓意的手法。兔子在策動塵土時,會生出蠹蟲,暗喻著世俗的紛擾;而漁民的蓑衣在雨中濕透后,會散發出微弱的光芒,象征著隱士的清凈和光明。
最后兩句“題詩巖下石,聊代草堂靈”表達了旅人在鄧氏亭下題詩的心情。他將自己的詩題刻在山石上,以此來代表自己的草堂,寄托了自己的思念和愿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逃離塵囂的旅人來到隆山鄧氏亭的情景,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清凈自然的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一些寓意手法,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