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后歸(采蓮回·三之三) / 作者:賀鑄 |
翡翠樓高簾幕薄,溫家小玉妝臺。
畫眉難稱怯人催。
羞從面色起,嬌逐語聲來。
門外木蘭花艇子,垂楊風掃纖埃。
平湖一鏡綠萍開。
緩歌輕調笑,薄暮采蓮回。
|
|
雁后歸(采蓮回·三之三)解釋: 《雁后歸(采蓮回·三之三)》是宋代賀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翡翠樓高簾幕薄,
溫家小玉妝臺。
畫眉難稱怯人催。
羞從面色起,
嬌逐語聲來。
門外木蘭花艇子,
垂楊風掃纖埃。
平湖一鏡綠萍開。
緩歌輕調笑,
薄暮采蓮回。
中文譯文:
翡翠樓高,簾幕薄如紗,
在溫家的小玉妝臺上。
畫眉難畫成,害羞的人催促著。
臉上泛起紅暈,
嬌媚的語聲隨之而來。
門外是木蘭花裝飾的船,
垂柳在微風中掃過塵埃。
平靜的湖面上荷葉綠茵茵。
輕柔的歌聲響起,
在黃昏時分,采蓮的人歸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采蓮為背景,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圖景。詩人以婉約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樓閣高聳的翡翠樓、幕簾薄如紗的場景,營造了溫馨寧靜的氛圍。溫家的小玉妝臺象征著女主人的嬌美和溫柔。
接著,詩人描述了畫眉難以畫成,害羞的人催促著她的情景。畫眉是指女子為了美化自己而描畫眉毛,暗示女主人正在妝扮,但因為害羞而難以完成。她的害羞和羞澀從紅暈的面色中表露出來,而嬌媚的語聲隨之而來,展現出她柔媚的魅力。
第二節詩描述了門外的木蘭花裝飾的船,以及微風中垂下的柳枝掃過水面的塵埃。平靜的湖面上,綠萍如鏡般展開。這一描寫烘托出寧靜而美麗的景色,給人以寧靜與和諧的感覺。
最后一節詩中,詩人以緩慢的歌聲和輕柔的調子描繪了薄暮時分采蓮人的歸來。整首詩以溫柔婉約的筆調表達了女主人的美麗和害羞,同時通過描繪湖光山色的景致,營造出一種寧靜和平和的氛圍。
這首詩詞充滿了宋代婉約派的特點,以精致細膩的描寫和婉約的情感表達,將自然景色與人物情感相結合,展示了女性的美麗和嬌柔,同時呈現出一幅寧靜而和諧的江南風景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