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多令(丙子中秋前,聞歌此詞者,即席借蘆葉滿汀洲韻) / 作者:劉辰翁 |
明月滿滄洲。
長江一意流。
更何人、橫笛危樓。
天地不知興廢事,三十萬、八千秋。
落葉女墻頭。
銅駝無恙不。
看青山、白骨堆愁。
除卻月宮花樹下,塵B75D莽、欲何游。
|
|
糖多令(丙子中秋前,聞歌此詞者,即席借蘆葉滿汀洲韻)解釋: 這首詩詞《糖多令(丙子中秋前,聞歌此詞者,即席借蘆葉滿汀洲韻)》是宋代劉辰翁所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明月滿滄洲。
在滄洲上,明亮的月光照耀。這句開篇,以描繪明亮的月光照耀滄洲為引子,為后續(xù)的描寫和抒發(fā)情感做鋪墊。
長江一意流。
長江只有一個意向,那就是不斷地流淌。這句表達了長江奔流不息、恒久不變的特點,意味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不停前進。
更何人、橫笛危樓。
有誰在橫笛聲中,站在危樓上?這句描寫了一個人在危樓上吹奏橫笛的情景,暗示了孤獨和無依。
天地不知興廢事,三十萬、八千秋。
天地并不關心興盛和衰敗的事情,三十萬年、八千個秋天。這句表達了人世間的興衰變遷,以及時間的長久流轉。
落葉女墻頭。
秋天的落葉堆積在女子的墻頭。這句以景物描寫的方式,表達了秋意漸濃的景象,同時也有離別和凄涼的情感。
銅駝無恙不。
銅制的駝像沒有損壞。這句表明歷經(jīng)歲月滄桑,仍然完好無損的事物,暗示著一種堅韌和持久的力量。
看青山、白骨堆愁。
眺望著青山和白骨,感到憂愁。這句描繪了詩人在景色中產(chǎn)生的憂愁和思考,暗示著人生的無常和離別的傷感。
除卻月宮花樹下,塵莽、欲何游。
除卻月宮中的花樹下,塵埃和草木的世界,想要去哪里游蕩呢?這句表達了對仙境般美好的場景的向往,同時也有對現(xiàn)實世界的迷茫。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世間的描寫,抒發(fā)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生命無常和離別的感慨和思考。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仙境般美好場景的向往和對現(xiàn)實世界的迷茫。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描繪了人生的滄桑和無常,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