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縷曲(和龔竹卿客中韻) / 作者:劉辰翁 |
何處從頭說。
但傾尊、淋漓醉墨,疏疏密密。
看取兩輪東西者,也是樊籠中物。
這光景、年來都別。
白發道人隆中像壁間有武侯像,旅中坐對,笑相逢、對擁爐邊雪。
又過了,上元節。
紙窗旋補寒穿穴。
柳黏窗、青青過雨,勸君休折。
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東風又別。
夜復夜、吟魂飛越。
典卻西湖東湖住,十三年不出今朝出。
容易得,二三月。
|
|
金縷曲(和龔竹卿客中韻)解釋: 《金縷曲(和龔竹卿客中韻)》是宋代劉辰翁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何處從頭說。
WhereshouldIbegin?
但傾尊、淋漓醉墨,疏疏密密。
Justpourthewineandindulgeinitsintoxicatingink,sparseanddense.
看取兩輪東西者,也是樊籠中物。
Lookatthosewhogazeatthewheelsoftheeastandthewest,theyarealsotrappedbirdsinacage.
這光景、年來都別。
Thissceneryhasbeenabsentforyears.
白發道人隆中像壁間有武侯像,旅中坐對,笑相逢、對擁爐邊雪。
InthepaintingofthebeardedTaoist,thereisanimageofGeneralWuhouonthewall.Sittingtogetherinajourney,smilingaswemeet,embracingthesnowbythestove.
又過了,上元節。
Anotheryearhaspassed,it'stheLanternFestival.
紙窗旋補寒穿穴。
Paperwindowsarepatchedtoresistthecoldandpiercingwind.
柳黏窗、青青過雨,勸君休折。
Thewillowsclingtothewindows,greenandenduringtherain.Iadviseyounottobreakthem.
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東風又別。
Unabletofallasleep,Iwakeupfromtheintoxicationofwine,andtheeastwindbidsfarewelltotheflowers.
夜復夜、吟魂飛越。
Nightafternight,thesingingsoulsoars.
典卻西湖東湖住,十三年不出今朝出。
LeavingbehindtheWestLakeandtheEastLake,afterthirteenyearsofseclusion,todayIfinallyemerge.
容易得,二三月。
It'seasytoobtain,inthemonthsofFebruaryandMarch.
這首詩詞以自述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開篇詢問:"何處從頭說",表明他不知從何處開始敘述自己的心情。接著,他描述了傾尊暢飲的場景,將酒與墨水相比,抒發對酒的熱愛和醉意。他又指出觀看東西輪回的人們實際上也是被困在樊籠中的鳥,暗喻人生的無奈和局限。然后,詩人回顧了逝去的歲月和景色的消失,以及道士壁畫上的武侯形象,展現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隨后,他描述了過去的上元節,紙窗舊補,柳枝依然垂掛,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時光的不可逆轉。詩人接著提到自己無法入眠,醉意尚存,卻被東風吹散了花朵,暗示著人生的離別和無常。最后,詩人表示自己已經離開了西湖和東湖,結束了十三年的隱居生活,出現在今朝之中。最后兩句"容易得,二三月"則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認為獲得幸福并不難,只需要在二三月之間把握機會。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展示了對人生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何處從頭說。
但傾尊、淋漓醉墨,疏疏密密。
看取兩輪東西者,也是樊籠中物。
這光景、年來都別。
白發道人隆中像壁間有武侯像,旅中坐對,笑相逢、對擁爐邊雪。
又過了,上元節。
紙窗旋補寒穿穴。
柳黏窗、青青過雨,勸君休折。
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東風又別。
夜復夜、吟魂飛越。
典卻西湖東湖住,十三年不出今朝出。
容易得,二三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思考和情感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詩的開篇,詩人問道“何處從頭說”,表達出他不知如何開口敘述自己的心情和思考。
接著,詩人描述了傾尊暢飲的場景,將酒與墨汁相比,表達了對酒的熱愛和對醉意的追求。他形容酒水淋漓如墨,有時稠密,有時稀疏。
詩人指出,那些觀看東西輪回的人實際上也是被困在籠子里的鳥,暗喻人生的無奈和局限。他認為他們只是東西輪回中的旁觀者,無法自由自在地生活。
詩人接著回顧逝去的歲月和消失的景色,提到了白發道人和隆中的像壁間的武侯像。他描述了兩人在旅途中相對而坐,歡笑相逢,擁抱著爐邊的雪。這一描寫蘊含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
詩人又提到過去的上元節,紙窗上的補丁旋轉修補寒穴。柳枝仍然粘附在窗戶上,綠意盎然,在雨中青青欲滴。他勸告讀者不要折斷柳枝,暗示著對生命的珍惜和對離別的痛惜。
詩人表示他無法入眠,酒醉先醒,花朵在東風中告別。夜復夜,他的靈魂在吟唱中飛越。
最后,詩人表明自己已經離開了西湖和東湖,結束了長達十三年的隱居生活,重新出現在今天。最后兩句“容易得,二三月”,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認為獲得幸福并不難,只需要在二三月之間抓住機會。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展示了對人生變遷的思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對美好的追求。整首詩詞抒發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對離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