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縷曲 / 作者:劉辰翁 |
絕北寒聲動。
渺黃昏、葉滿長安,云迷章貢。
最苦周公千年后,正與莽新同夢。
五十國、紛紛入中。
搖飏都人歌郿塢,問何如、昨日崧高頌。
臚九錫,竟誰風。
當初共道擎天重。
奈天教、垓下風寒,滹沱兵凍。
寂寞放翁南園記,帶得園柑進奉。
悵回首、何人修鳳。
寄語權門趨炎者,這朝廷、不是邦昌宋。
真與贗,可能共。
|
|
金縷曲解釋: 《金縷曲》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辰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絕北寒聲動。
茫茫黃昏,葉滿長安,云迷章貢。
最苦是周公,在千年后,與莽新同作夢。
五十國,紛紛入中。
搖曳的船只和行人在歌唱著郿塢的歌謠,
詢問著,昨日是否崇高的頌歌。
臚九錫,到底是誰的風?
當初大家一起說著要托舉這天重的重擔。
然而,天命令,在垓下風寒,滹沱兵凍。
寂寞的老人在南園里,記錄著往事,
帶著園柑,前來獻給那些仍修飾著鳳冠的人。
寄語權門趨炎者,
這朝廷已不再是當年的繁榮盛世宋朝。
真與偽,或許共存。
詩意和賞析:
《金縷曲》以宋代政治的動蕩和失落感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失望和對過去盛世的懷念之情。
詩中描繪了北方寒冷的景象,暗喻了當時政治的冷漠和困頓。黃昏的長安城中,滿目瘡痍,云迷了當初的榮耀。周公,指的是古代賢臣周公旦,象征著忠誠和公正,但在千年后的宋代,卻遭受著苦難,與莽新(指莽朝)共同悲嘆命運的無常。
詩中提及五十國紛紛入中,表示宋代國家的衰落和分裂。搖曳的船只和行人在歌唱著郿塢的歌謠,表達了人們對過去盛世的懷念和追憶。臚九錫指的是帝王的九種禮器,問到底是誰能夠擁有這樣的權力和威嚴。
詩的后半部分,表現了作者對時局的失望和對權貴的諷刺。垓下風寒和滹沱兵凍,揭示了戰亂和冷酷的現實。寂寞的放翁在南園中回憶過往,帶著園柑前來獻給那些仍然保持高尚品德的人,寄托了作者對清廉和正直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權門趨炎者的寄語,暗示了當時朝廷的腐敗和政治的黑暗。詩的結尾表達了真與偽可能共存的觀點,顯示了作者對現實的深刻認識。
總的來說,《金縷曲》通過對當時政治動蕩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去盛世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反映了作者對政治腐敗和社會動蕩的憂慮,同時也抒發了對清廉和正直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