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桑子 / 作者:晏幾道 |
當時月下分飛處,依舊凄涼。
也會思量。
不道孤眠夜更長。
淚痕揾遍鴛鴦枕,重繞回廊。
月上東窗。
長到如今欲斷腸。
|
|
采桑子解釋: 《采桑子》是宋代詩人晏幾道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當時月下分飛處,
依舊凄涼。也會思量。
不道孤眠夜更長。
淚痕揾遍鴛鴦枕,
重繞回廊。月上東窗。
長到如今欲斷腸。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離別時的情景。詩人站在月下,看著離開的地方,心中充滿了凄涼和思念之情。他感慨孤眠的夜晚變得更加漫長,枕頭上的淚痕已經揉捏得模糊,思緒不斷回繞在回廊中。月亮升起在東窗之上,而這份思念之情已經持續到了如今,讓人感到心如斷腸。
賞析:
《采桑子》是一首充滿離愁別緒的詩詞,表達了詩人在離別時的傷感和思念之情。詩中的月下分飛處,給人一種凄涼的氛圍,詩人站在那里回望離開的地方,內心充滿了離別的痛苦和不舍。孤眠夜更長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離別時的孤獨感和無盡的思念之情。
詩中的淚痕揾遍鴛鴦枕,重繞回廊,表現了詩人對離別的綿綿思念,他的眼淚已經打濕了鴛鴦枕,而思念之情卻如回廊般不斷纏繞。月亮升起在東窗之上,象征著時光的流轉,而詩人的思念之情卻長久地延續下來,如今已經到了讓人心如斷腸的地步。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悲傷,通過對時間、空間和情感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離愁別緒。這種離別之情不僅在宋代具有共鳴,也觸動著人們內心深處對離別和思念的共通感受。《采桑子》以其獨特的情感表達和精湛的藝術技巧,成為了宋代愛情詩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