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桑子 / 作者:晏幾道 |
非花非霧前時見,滿眼嬌春。
淺笑微顰。
恨隔垂簾看未真。
殷勤借問家何處,不在紅塵。
若是朝云。
宜作今宵夢里人。
|
|
采桑子解釋: 《采桑子》是宋代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采桑子》中文譯文:
非花非霧前時見,
滿眼嬌春。
淺笑微顰。
恨隔垂簾看未真。
殷勤借問家何處,
不在紅塵。
若是朝云。
宜作今宵夢里人。
《采桑子》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春日景象,充滿了濃郁的詩意和情感。
詩的開頭寫道:“非花非霧前時見”,意味著所描述的景象既不是花朵,也不是霧氣,表達了一種模糊不清的美感。接著描繪了“滿眼嬌春”,給人一種春天盎然的感覺,讓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機。描述主人公的面容時,用“淺笑微顰”來形容,展現了她溫柔嬌美的形象。
然而,主人公與作者隔著簾子,只能望著她,但無法真正接觸到她,因此感到遺憾和痛苦。詩中寫道:“恨隔垂簾看未真”,表達了作者對無法與心愛之人親近的痛苦之情。
接著,詩中出現了一句詢問的話:“殷勤借問家何處”,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她的關心和渴望了解她的生活情況。然而,她的歸宿并不在塵世紅塵之中,“不在紅塵”,她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
最后兩句“若是朝云,宜作今宵夢里人”,表達了作者對她的追求和思念之情。詩人稱她為“朝云”,意味著她像朝霞般美麗而短暫,難以捉摸和擁有。他希望她能成為他今夜夢中的人,說明作者對她的思念之情無法抑制。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春日景色和表達作者對心愛之人的思念之情,展示了晏幾道細膩的情感和婉約的詩風,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 |
|